趙文剛的心跳陡然加快,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多年的犯罪經歷讓他迅速冷靜下來。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轉身,朝著小區的另一個方向跑去。他身形靈活,在小區的綠化帶和停放的車輛間穿梭,試圖擺脫可能的追蹤。
負責現場指揮的警員發現趙文剛後,立刻喊道:“目標出現,準備追捕!” 警員們迅速行動起來,朝著趙文剛逃跑的方向追去。然而,趙文剛對小區的環境極為熟悉,他利用各種捷徑和隱蔽的通道,逐漸拉開了與警員們的距離。儘管警員們全力追趕,但還是讓趙文剛成功逃出了小區。
秦川得知趙文剛逃脫的訊息後,臉色凝重。他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對趙文剛進行全市通緝。“趙文剛是這起案件的關鍵犯罪嫌疑人,絕不能讓他逃脫法律的制裁。立刻釋出通緝令,將趙文剛的照片、身份資訊以及犯罪事實向全市公佈,發動群眾的力量,讓他無處遁形。同時,各單位加強巡邏力度,尤其是車站、碼頭、高速路口等交通樞紐,務必嚴格排查過往人員,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疑跡象。”
通緝令迅速在全市範圍內釋出,各大媒體、社交平臺紛紛轉載,警方還在大街小巷張貼了趙文剛的通緝海報。一時間,趙文剛成為了全市關注的焦點,警方也收到了眾多群眾提供的線索。然而,趙文剛似乎早有準備,他巧妙地避開了警方的排查。
負責追捕趙文剛的專案組日夜奮戰,他們仔細分析每一條線索,追蹤趙文剛可能的逃亡路線。透過調取監控錄影,發現趙文剛在逃出小區後,搭乘了一輛計程車,前往城市邊緣的一個偏遠小鎮。專案組立即奔赴小鎮,對當地的旅館、網咖、出租屋等場所進行排查。但當他們趕到時,趙文剛已經離開了。
“這個趙文剛太狡猾了,他似乎總能提前預判我們的行動。” 一名警員氣憤地說道。
李明皺著眉頭,思考著對策:“我們不能被他牽著鼻子走。從他的逃亡路線來看,他很可能試圖離開東川市,我們要擴大排查範圍,與周邊城市的警方取得聯絡,協同作戰。”
警方加大了追捕力度,對趙文剛可能藏匿的區域進行地毯式搜尋。他們不畏艱辛,日夜奔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藏身之處。然而,趙文剛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始終沒有被警方抓獲。
在案件偵辦的這段時間裡,秦川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深知,犯罪嫌疑人已經鎖定,卻無法將其繩之以法,這對受害者和社會都是一種遺憾。他不斷調整追捕策略,組織專案組進行深入討論,分析趙文剛的心理和行為模式,試圖找到他的破綻。
“我們不能放棄,趙文剛不可能永遠躲下去。他需要食物、住所,只要他有任何行動,我們就一定能抓住他。” 秦川堅定地說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對趙文剛的追捕陷入了僵局。警方雖然掌握了大量線索,但始終無法將趙文剛捉拿歸案。這讓整個專案組的成員們感到焦慮和疲憊,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等待著那個將趙文剛繩之以法的機會。而東川市的市民們也在密切關注著案件的進展,他們期待著警方能夠早日將兇手抓獲,還城市一片安寧。
在一次專案組的例會上,負責調查趙文剛社會關係的警員帶來了一個新線索:“秦局,我們發現趙文剛在案發前與一個遠房親戚有過聯絡,這個親戚住在鄰市的一個小村莊。我們之前忽略了這條線索,會不會趙文剛逃到那裡去了?”
秦川眼睛一亮:“立刻調查這個親戚的情況,與鄰市警方取得聯絡,請求他們協助排查。這可能是我們抓住趙文剛的關鍵。”
在對趙文剛展開全市通緝、全力追捕的同時,秦川知道張軍這條線索仍有深挖的必要。他安排經驗豐富的李明對張軍進行再一次審訊,期望從張軍口中獲取更關鍵的案情資訊,為追捕趙文剛提供有力支援。
審訊室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張軍坐在審訊椅上,雙手被銬在桌上,眼神中透著一絲不安。李明走進審訊室,手中拿著一疊檔案,重重地放在桌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這聲響在安靜的審訊室裡格外刺耳。
“張軍,到現在了,你覺得你還能隱瞞下去嗎?” 李明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張軍抬起頭,避開李明的目光,囁嚅道:“我…… 我該說的都說了,真的沒有其他隱瞞了。”
李明冷哼一聲,開啟檔案,從中抽出幾張照片,擺在張軍面前:“這是你和趙文剛在咖啡館的監控截圖,我們已經掌握了更多證據。你最好老實交代,你們在咖啡館到底謀劃了什麼,別再心存僥倖。” 張軍看著照片,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但仍強裝鎮定:“我們就是談生意,之前也說過了。”
“談生意?” 李明提高了音量,“那你怎麼解釋劉華恰好也在你們見面的同一天出現在那個咖啡館?而且,據我們調查,劉華與你們的‘生意’似乎有著莫大的關聯。” 張軍的眼神開始閃爍,嘴唇微微顫抖,卻沒有說話。
李明趁熱打鐵,繼續說道:“張軍,你要明白,抗拒只會讓你的處境更糟。現在趙文剛在逃,你要是能主動交代清楚,爭取立功表現,或許還能從輕處理。你想想你的家人,你要是因為隱瞞真相被重判,他們該怎麼辦?” 聽到家人,張軍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與猶豫。
見張軍有所動容,李明放緩了語氣:“張軍,我們知道你和趙文剛之間的關係不簡單。你們的交易,劉華是不是知道些什麼?這才是你們要對他下手的真正原因吧。” 張軍沉默了許久,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似乎在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
終於,張軍長嘆一口氣,低下頭:“我…… 我交代。劉華不僅和廠子有工傷賠償糾紛,還意外撞見了我和趙文剛的一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