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街景,說道:“這起案件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社會關注度也在逐漸提高,我們必須加快破案速度。在調查李兆凱和王娟人際關係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草驚蛇。對陳劍鋒活動軌跡的調查也不能鬆懈,爭取早日找到與他所說‘麻煩’相關的線索。”
李明堅定地回應:“秦局,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我擔心在調查過程中,線索會再次中斷,您覺得我們要不要同時從其他方面再找找突破口?”
秦川轉過身,目光堅定:“可以。一方面繼續深挖現有的線索,另一方面,重新梳理之前的調查結果,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另外,發動群眾力量,在案發地周邊張貼懸賞通告,鼓勵群眾提供線索,說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李明點頭表示贊同:“好的,秦局。我這就去安排。還有個問題,關於趙建國那邊,雖然他否認與命案有關,但他偷塑膠顆粒倒賣的行為會不會和這起案件有潛在聯絡呢?”
秦川回到辦公桌前,坐下說道:“這也有可能。趙建國的情況不能放鬆監視,繼續調查他在案發前後的活動,看是否能找到與陳劍鋒相關的交集。同時,對他的社會關係也再進行一次深入排查,說不定能發現新線索。”
李明將秦川的指示一一記錄下來,說道:“秦局,我明白了。那我先去組織警員開展工作”
刑偵支隊對李兆凱的跟蹤調查持續了數日,卻如陷入泥沼,進展緩慢。負責跟蹤的警員們日夜堅守,密切關注著李兆凱的一舉一動。在調查他的通話記錄時,發現皆是些與工友交流工作、和家人寒暄家常的內容,沒有任何可疑的通話物件與異常的通話時長。他的人際關係交往也十分平常,日常除了在葡萄園勞作,便是與幾位熟識的工友偶爾小聚,未見與陌生人有過私密接觸。資金往來方面,銀行記錄顯示其收入主要來源於葡萄園的薪資,支出也多為生活基本開銷,沒有大額不明款項的進出。警方雖未放棄對李兆凱這條線索的深挖,但目前看來,從他身上直接突破案件的可能性愈發渺茫。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王娟的調查迎來了關鍵轉機。警方深入挖掘王娟的社交生活,發現她的情感關係遠比想象中複雜。王娟交往的男人並非只有陳劍鋒一人,與此同時,她還與另外兩名男子保持著密切聯絡。進一步調查得知,王娟沒有穩定工作,也無固定收入來源,她平日裡的吃穿用度、娛樂消費,全依賴這些交往物件的慷慨解囊。這一發現讓警方意識到,王娟的複雜情感關係背後,或許隱藏著案件的關鍵線索。
為了獲取更多資訊,警方將調查方向轉向王娟的鄰居。警員小趙和老錢穿梭於王娟所居住的小區,挨家挨戶地進行走訪。在敲響了王娟對門鄰居張大爺的家門後,張大爺熱情地將他們迎進屋內。
小趙禮貌地開口:“張大爺,您好啊!我們是警察,正在調查一起案件,想跟您瞭解下您對門王娟的情況。您平時和她接觸多嗎?”
張大爺扶了扶老花鏡,說道:“警察同志啊,這王娟我倒是常見,不過她這人神神秘秘的,平時也不怎麼跟我們這些鄰居打交道。”
老錢接著問:“那您最近有沒有發現王娟家有什麼異常情況呢?比如說,有沒有聽到過奇怪的聲音或者看到過陌生的人出入?”
張大爺沉思片刻,突然一拍大腿:“對了!大概十幾天前,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晚上我正準備休息,就聽到王娟家裡傳來爭吵聲,聲音特別大。”
小趙眼睛一亮,忙問:“張大爺,您能聽清楚他們在吵什麼嗎?是和誰在爭吵?”
張大爺搖了搖頭,“具體吵啥聽不太清,就是感覺吵得很兇,還聽到有東西摔打的聲音,像是在打鬥。不過我也沒敢開門去看,現在這社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老錢追問道:“那您看到有人從她家出來嗎?或者有沒有注意到爭吵持續了多久?”
張大爺回憶著,“我沒看到人出來,我就隔著門聽著,吵了好一會兒呢,大概有十幾分鍾吧。後來聲音慢慢就小了,我以為他們吵完了,也就沒再留意。”
小趙繼續追問:“張大爺,您覺得從聲音判斷,和王娟爭吵的是男人還是女人?有幾個人的聲音呢?”
張大爺皺著眉頭想了想,“應該是個男人的聲音,就聽到一個男的在大聲嚷嚷,王娟的聲音比較小,像是在辯解什麼。具體幾個人,我也不太確定,就感覺主要是那個男的在發火。”
從小趙和老錢的角度看去,張大爺在講述時,眼神專注,表情認真,顯然對那天晚上的事情印象深刻。問完話後,小趙和老錢向張大爺道謝,帶著這條重要線索匆匆離開。
回到警局,小趙和老錢將從張大爺處獲得的線索向李明詳細彙報。李明聽完後,陷入了沉思:“十幾天前,也就是陳劍鋒死亡的前一天,王娟家裡發生爭吵和打鬥,這絕非巧合。看來我們得加大對王娟以及她那幾個交往物件的調查力度。先去查清楚與王娟爭吵的男人是誰,是她另外兩個交往物件中的一個,還是另有其人。同時,深入調查王娟與這幾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和利益關係,說不定能從中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警員們迅速行動起來,透過對王娟通訊記錄的進一步篩查,結合監控錄影分析,鎖定了與王娟在案發前頻繁聯絡的一名男子&bp;——&bp;宋寶東。宋寶東的身份資訊很快被調查清楚,他是一名個體商戶,與王娟交往已有數月,曾多次在經濟上對王娟予以支援。
警方決定對宋寶東進行傳喚。當宋寶東被帶到警局時,他的神色略顯慌張,但仍強裝鎮定。李明和另一名審訊員坐在他對面,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