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0章 兇手特徵,這人我認識啊!

有了秦川這邊做出的足跡鑑定分析,給出的兩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和其中一人的顯著特徵之後,陳建國他們這邊的範圍可以明顯地縮小。

目前刑偵支隊這邊對被害人一家4人的整個社會關係進行排查之後,梳理出來的相關人員一共有36個人。

這36人是刑偵支隊這邊重點調查和核實的物件。

在陳建國離開秦川的辦公室之後,立即到了刑偵支隊這邊和陳凱他們碰頭。

“剛剛我在秦川局長辦公室做彙報的時候,秦局長給我做了足跡鑑定分析,兩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特徵,還有其中一人的體型特徵都在這裡。”

陳凱接過陳建國遞過來的演算草紙。

“陳局,您說秦局做的足跡鑑定分析,是他親自做的足跡鑑定分析嗎?”

陳建國雖然幹過刑警,但是升官之後這麼多年來,大多數時間還是在分管交警方面的工作,他對於刑偵方面的工作只有一些基礎方面的經驗,但是具體方面的細節就不像陳凱那樣熟悉了。

陳凱可是在刑偵上摸爬滾打了二十幾年,從進入警察這個行當開始,就擔任刑警,從刑偵支隊一步一步從一個外勤幹到現在刑偵支隊支隊長的位置上,破過的案子可以說數不勝數。

而且這些年來刑偵技術的逐漸完善和突破主要是在最近的十幾二十年,尤其是最近10年當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刑偵手段的增加也賦予了不少新的手段。

可以說整個南川市刑偵支隊這邊的現場勘察辦公室,基本上就是陳凱一手組建起來的。

刑偵支隊這邊培養起來的指紋崗和內勤技術人員也都是陳凱親自訓練出來的,這些人有什麼水平,對於現在的一些先進的偵破手段有什麼推進,陳凱比誰都清楚。

而實際上,這些手段當中最重要的在破案當中應用最廣的依然是指紋鑑定分析,還有DNA鑑定技術。

指紋鑑定分析相比較以前來說引入了指紋庫,不像以前一樣,所有的人員只能拿著放大鏡對著指紋卡一張一張地去看,一張一張地去查。

現在的指紋比對系統只需要指紋崗的鑑定人員找到指紋上的特徵點達到一定數量之後進入系統就會進行自動比對。

如果在比對指紋當中有的指紋特徵點比較多,案發現場採集到的指紋比較完整,那麼很有可能在系統當中就直接比對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

但是如果在案發現場發現的指紋並不是特別完整,因為案發現場發現的指紋很有可能存在扭曲或者是在變形物體上踏印下來的指紋這種情況,所以在特徵點提取的時候會有誤差存在。

如此一來的話,指紋鑑定分析系統會根據這些特徵點的數量進行排序,從低到高,依次列出相似指紋,然後再由指紋鑑定人員對這些相似指紋進行人工複核。

這一套指紋鑑定發展了十幾二十年來可以說相當成熟了。

這也是刑偵技術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技術,其次就是DNA鑑定技術。

現在隨著現場勘察的刑偵手段豐富,一些科學器材的前沿應用使得犯罪嫌疑人在案發現場留下的一些微量生物資訊都可以被採集到。

比如說一些微量的皮屑,以前很難用這種皮屑做出DNA的資訊。可是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相比較來說,這種微量物證的分析也在逐漸完善,只需要一些微小量的人體組織就能夠得到對方的DNA資訊。

如果鎖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大概範圍的話,那麼透過DNA鑑定比對很有可能就找到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