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章 段羽:不讓我好過,誰也別好過!【2】

從七月到現在的十一月。

段羽來到涼州四個月。

而這四個月,段羽光是打仗,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從一開始接觸到段羽,到了解段羽,都是聞段羽世之虎將之名。

而幾人也都覺得,段羽應該和以往的張奐,皇甫規,還有段熲一樣,只是可能會比段熲厲害一些。

但當一場對羌之戰打完,和西羌和談,推行種桑養蠶之後,幾人便已經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了。

而今天。

這個當今天下最年輕的大漢太守,最年輕的破羌將軍,這才在這漫天的風雪之下,掀開了冰山的一角。

段羽回過身來,看著坐在火盆前的幾人,隨即說道:“我來涼州,並不只是為了治涼。”

“若論治,我不如你們。”

“但這涼州百年,從始至終依舊如此,戰亂頻發,百姓衣不裹體,食不果腹。”

“我來涼州,只是為了讓涼州更好。”

“讓涼州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好。”

“而不是來做一個聖賢口中的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你們明白我說的意思嗎?”段羽目光看向四人。

蓋勳也好,楊阜也好,還是姜敘,閻忠。

他們都是士人。

雖然是涼州邊緣化計程車人,但一樣是世人。

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這句話是出自《孟子》

原話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時間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意思是腦力勞動統治別人,體力勞動被人統治。

別人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

段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從現在開始,涼州的天變了。

“勞智者,若不能利民,何以民為食,若在我的治下,不能利民,那就別怪我段羽翻臉不認人。”

蓋勳,楊阜還有閻忠以及姜敘幾人都忙低下了頭。

段羽深吸了一口氣。

治民以仁道,治士以王道。

想要受民之恩惠,就要先行以利而利民。

亂世將至,民為根本,士為根基。

為何劉備走到哪裡,都有百姓夾道歡迎。

是因為劉備用仁道治民,得百姓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