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看到了我們接連戰勝了漢軍,認為漢軍根本沒有這麼強大,這就已經足夠了。”
“有了龜茲成為盟友,我們便可以在這裡死死的卡住段羽大軍的前進。”
韓遂眼眸當中閃爍著精光說道:“從玉門關運送糧草至龜茲,沿途兩千裡。”
“需要徵調二十萬民夫,車馬牛羊無數。”
“再加上段羽麾下士卒,戰馬的消耗,不出半年,涼州便會支撐不住。”
“那時候便是將軍吹響反攻號角的時機!”
韓遂承認,涼州軍很強。
同樣,段羽也很強。
甚至於強的可怕。
大佛寺門前的伏擊韓遂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光是猜也能猜到。
元費貴動用了幾百烏孫士兵,還有剎吡倻的大佛寺護院,以及上前的車師國士兵。
但就這樣,還是沒有能擊殺段羽。
反而被段羽三殺。
霸王之勇也怕是做不到如此。
段羽的武力強橫的程度絕對不可正面力敵。
而涼州軍的戰鬥力一樣強大。
可以說自從段羽入涼之後,涼州軍便沒有敗績。
百戰百勝。
這樣一個統帥,這樣一支軍隊。
想要正面擊垮根本不現實。
除非段羽犯下什麼巨大的錯漏。
他不會去賭這種錯漏。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要在正面戰場擊敗段羽。
段羽再強,涼州軍再強,也都是人。
是人就要吃飯,是馬就要吃草。
涼州軍所需的糧草輜重都要從涼州運送。
這兩千裡的路途,二十萬民夫的消耗,加上涼州軍,加上這些戰馬絕對是一個涼州承擔不起的數字。
只要拖。
拖到入秋,絕對不正面迎戰段羽,而是在龜茲拖住段羽的腳步。
待入秋的時候,段羽就會不戰而退。
而且只要段羽麾下的兵馬退出了離爵關,烏孫騎兵便可以順勢追下去不斷的襲擾。
從四面八方襲擾涼州軍的糧道。
如果僥倖能夠斷絕涼州軍的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