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宮中近侍都發覺了一個古怪現象,皇上居然願意再次搬進養心殿了。
要知道,乾隆向來很看不慣他爹的所作所為。
養心殿裡有著濃郁的雍正烙印,一直是被他所嫌棄的地兒。
和珅陡然冒出一個念頭:皇上老了~
成年後,兒子和父親向來是冤家,爭奪話語權。皇上登基後幾乎把老爹的新政廢了個乾淨,矛盾可想而知。
現如今卻溫情脈脈的看起了老爹的聖訓!
老了~
人在親情方面的心就會柔軟了。
……
“和珅,朕只召你一人前來商議。可知用意?”
“保密!”
“嗯。”乾隆微不可查的點點頭,認可了這個說法。
挑明這個話題,一是為了施恩,二是暗示。
假如此事洩露,有其餘人知道了錢峰臨死留下的紙條資訊,你和珅就罪責難逃!
和珅何等七竅玲瓏?自然是瞭然於心。
“朕想派一員欽差去江北明察暗訪。但不宜搞的人心惶惶。你可明白?”
“奴才明白。”
“你覺得欽差人選,任用誰最合適?”
和珅撲通跪地:
“如蒙皇上不棄,奴才願往。”
乾隆欣慰的抬起手:
“起來,朕和你是兒女親家。不必如此拘謹,坐!”
……
乾隆的餘光見和珅小心的搬來一個錦緞圓凳,坐在上面,雙手按膝。
收回目光,繼續看揚州地方官府的急報。
說道:
“到底任用誰為欽差?朕還要思慮一二。”
“如果錢峰真的是因為戳破了官倉存糧的驚天黑幕,而被人滅口。那朕就不得不懷疑一件事,當地的漢人官紳是否和偽吳王有暗中勾結?”
和珅當然想到了這一層,略一思索就答道:
“奴才覺得在欽差出京之前,可先派精幹捕快潛入淮揚弄清楚一件事,刺客到底是偽吳王派的?還是糧倉碩鼠藉機栽贓?”
乾隆滿意的點點頭:
“你說的很好。如果是偽吳王所為,朕反而能鬆一口氣。”
說到這裡,乾隆就伸手拉了窗邊垂下的一根細絲線。
沒一會,一名侍衛低著頭進來。
“錢峰在揚州遇刺身亡,去查清楚刺客身份,便衣出京,不得公開身份,更加不能求助當地官府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