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三天干糧,之後就食於敵。”
“若是一時遇不到敵呢?”
“可就食於民。”
……
歧徵說的很淡定,所有人也覺得很正常。
官兵缺糧則掠奪百姓,天經地義。很典型的殖民者心態!
“本都統要提醒各位,雖然白蓮在湖北攻城略地,鮮有城池還在官兵手中。可鄉間計程車紳豪強依舊不少,你們要多多借助他們的力量。配合剿匪有功者,可為其請功賞賜頂戴。士紳們一定會趨之若鶩。”
“嗻。”
歧徵擺擺手,對著信心滿滿的眾人又叮囑道:
“情報和軍糧多多依靠漢人士紳。行動要果敢迅速,儘快中間開花。”
一天後,船隊抵達宜昌。
歧徵絲毫不理睬驚恐的白蓮,繼續順江而下直到荊州才登岸。
白蓮在荊州的駐軍僅僅是一支偏師,並不敢出城迎戰。
八旗兵同樣也不想打仗,因為舟師勞頓頗感疲憊。
坐船久了,人上岸後會覺得地面不是堅實的,像踩在棉花上面。
一夜無言,除了哨兵,其餘人吃飽喝足呼呼大睡。
次日清晨,眾旗丁皆精神飽滿,休息充足,鬥志旺盛,
歧徵笑道:
“八旗將士們,跨上戰馬舉起戰刀,殺穿這荊襄平原,讓教匪膽寒,讓湖北官民振奮。”
“牢記本次作戰的任務,是奇襲,是破壞,截斷白蓮的糧道,燒燬他們的輜重糧倉。”
“大人,如今正是水稻種植的季節,也一起毀掉嗎?”
“毀掉。”
“嗻。”
……
1000騎兵,一人雙馬,消失在了視野裡。
歧徵則是登船,指揮剩餘的500八旗兵和水手們繼續順江而下。
白蓮水軍數量龐大,但都是民船,並無水上作戰的實力。而他麾下有4艘嶄新的1200料戰船。
3日後,他們遇上了一支白蓮的運兵船隊。
一頓炮火,戰果斐然。在江水裡撲騰的白蓮新兵被戰船反覆碾壓,直到水面泛紅。
“都統,咱們目的地是?”
“去石首和撫遠大將軍會合,然後合兵一處增援武昌,給幾十萬教匪來個中心開花。”
沿途,船隊旌旗飄揚,所到之處士紳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石首,
位於湖北的最南端,毗鄰湖南,是洞庭湖的支流流經的一座小城。
阿桂的大將軍行轅就設在此處,探馬驛兵來往絡繹不絕。
他最擔心的一件事是,武昌失守!
那樣的話,四面合圍中間開花的戰略會很尷尬!
只要武昌城像個釘子,牢牢釘住白蓮主力。他就有把握在年前光復湖北大部分地區,擊潰白蓮主力。
……
江寧城一江之隔的江浦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