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一分為三,原本大家並不看好太子文天耀,雖然文天耀是在先皇的靈前為帝的,但先皇死的時候也唯有他在先皇身邊,也是事實。
沒有旨意,就是一個大的漏洞,既便先皇身前認定了是文天耀。
況且莫華亭和五皇子叛亂的時候,太子宮只有靖文燕出面,一個女子又能撐得起什麼,許多人都不看好文天耀。
這其中當然還有適逢其中的南夏國,南夏國直接投奔了莫華亭,除了那位跟南夏國皇子不太相合的晴月公主。
齊楚兩地支援了五皇子,齊地和楚地的兵馬也站在了五皇子一邊,五皇子的勢力也不小了。
這麼看起來文天耀卻是最弱勢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文天耀卻拿出了皇上的遺詔,公告天下皇上明文確定他繼承皇位。
既便莫華亭和五皇子再強勢,現在也只能成為謀逆,算不上正統,許多原本遊移不定的臣子,也立時站在了文天耀這邊。
有了先皇的這份詔書,文天耀的皇位就是名正言順的。
之後更有燕地的鐵騎和首當其衝的莫華亭直接對上,一輪衝戰之後,莫華亭便大敗,而在另一邊魯地對上了五皇子的駐地,也是一場戰事,五皇子雖然有齊、楚兩地的支援,但因為一時還沒到位,倒是讓魯地搶了個先機,也跟著大敗了一場。
京中的文天耀也趁機夾擊……
一時間戰火沖天,整個天下真的亂了起來……
“主子,我們回去吧,太子殿下這會應當還在邊境。”金鈴勸道。
這是燕地京城外的一座小山丘的一座亭子裡,卻是正當著官道的,因為起了戰事,來往的車馬不少,但看得出還是很平和。
燕地的勢力原本就直逼中山國,甚至隱隱有壓住中山國的意思,現在中山國三分了,燕地的勢力就更大了,對於燕地來說,這不是一個勝或者敗的戰爭,這只是一場爭多爭少的戰爭,算不得什麼大事。
燕地的百姓也沒有半點驚慌。
戰爭並沒有發生在本地,和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的關礙。
“不是說己經打勝了,要回來了嗎?”衛月舞皺了皺眉頭,看著路的遠方,那條官道一直通往邊境,那邊就是燕懷涇作戰的地方。
戰事開始的突然,結束的也很快,因為燕地和魯地的強勢加入,而且還和京中的文天耀隱隱的合成夾擊之勢,不管理莫華亭還是五皇子都擋不住,節節敗退,幾乎所有人都不再看好莫華亭和五皇子。
他們兩個也只是垂死掙扎罷了。
接下來事情又起了變化,先是南夏國皇子花悠割下莫華亭的頭,請降,又是齊地和楚地把五皇子活捉了,同樣是請降。
因為失了領頭的人,一時間兩大陣營如鳥雀散,三軍更是勢如破竹,把之前兩個佔據的地方都給佔了回來。
燕王稱皇,魯地表示願意臣伏於燕地,而文天耀也表示對此認同。
燕地立國,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以國力論,燕王是當之無愧的強國,原本就國力雄厚,這一場戰事之中,又搶佔了許多地方,立時使得國力更強。
文天耀的中山國雖然闇弱,並且少了許多領地,但底蘊不少,況且燕懷涇也有他結盟的意思,一時間倒也不能小窺。
至於魯地的反應,卻是大家都沒想到的,居然願意臣伏於燕皇,卻不是之前的中山國,不過這次做為贏家的魯地其實也得利不少,甚至有人說魯地其實也可以稱皇的,但最後依然臣伏於燕地,倒讓許多人意外的人。
但也有人覺得並不意外,魯地必竟底蘊不夠,如果強要稱帝,燕地和中山一夾攻,便守不住,魯地臣伏於燕地,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齊地滅,楚地滅,直接就併入了燕國。
既然戰事己了,燕懷涇自然要回京,燕京中己準備大婚之事,但等燕懷涇回京,這是燕懷涇答應衛月舞,為她重新準備的大婚。
而從邊境往燕京送來的諜報檔案中夾著燕懷涇對衛月舞的私信一事,也使得燕國的人對自己的太子妃高看一眼,燕地的人現在都知道,自家太子心上之人,便是這位靜德郡主,也是他之前的世子妃。
這天下居然還有能讓自家謫仙一般的太子殿下如此愛重的女子,整個燕國的人都激動起來,這是不是代表燕國要有繼承人了?原本他們都以為這天下就沒有配得上太子殿下的人,想要燕國的繼承人不知道猴年馬月。
當然,跟著風光一把的還有林氏家族,早有人暗中傳言,這位靜德郡主其實還是林氏一族的嫡女,所以對於這位中山國來的靜德郡主,燕地的世家沒有半點排外,就直接接受了這位太子妃。
而自打知道燕懷涇要回來,衛月舞便天天一早往城外官道邊的小山坡上守著,從早上起,只等到太陽下山才戀戀不捨的回來。
今天又早早的帶著金鈴和羽燕兩個丫環,一起過來了。
“主子,就算是要回來,那麼多兵馬,也不是想回來就能回來的,世子之前不是來信讓主子莫要著急嗎,他那邊會很快回京的。”金鈴安慰衛月舞道。
衛月舞其實也知道自己心急了一點,可是難抑住心頭的激動,就只想早早的見著燕懷涇,所以才每日守在官道邊,就是想第一眼看到燕懷涇。
這邊也自覺自己急的好笑,自己平日裡也還算是沉得住氣的,哪料想一聽得燕懷涇要回來的訊息,竟是半點也按奈不下。
“主子,之前燕楊傳來訊息,說是那位太子妃……不對現在是皇后出事了!”為了分散衛月舞的注意力,金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