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去機械廠對你是好事。”
“到時候我去四九城,你別不認我就行。”紀廠長開玩笑說著,劉向東搖頭,
“廠長,感謝您。”
“別說了,只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兩人握著手,隨後告別。車子裡。
劉向東跟金廠長坐在一起,隨後詢問,
“向東同志,你們什麼時候跟機械廠有的聯絡?”
“這個...”
“不方便說嗎?”
“這個倒不是。”劉向東在心裡組織下語言,隨後將自己知道的說了一遍。
等車子來到家裡,看著門口等待的妻子跟孩子,那副高興歡快的模樣,劉向東感覺身體裡的病都去了不少。
火車站,南下的列車已經啟動,金廠長帶人站在月臺,心緒無法平靜。
想到劉向東說的,想到楊小濤電話中對人才的看重,又想到紅星機械廠所做的每一件東西,走的每一步,腦海中有根繩子將這一切串聯起來,然後這繩子開始分叉,再串聯,逐漸形成了一張網。
“未雨綢繆,未雨綢繆啊。”金廠長突然抬頭笑起來,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機械廠每一步都能走在前面。
並不是人家突兀的變出來的,而是在這道路選擇上,早就開始默默打著基礎。
所以出現的時候,才會讓人耳目一新。就像現在的這些研究,雖然現在沒有成果,但等到成果出現的一刻,就是震驚世人的一刻。
也是他們機械廠收穫的一刻。
“不愧是紅星機械廠,事事都走到了前頭啊。”轉身上車,金廠長心中多了一份堅定。
紅星機械廠可以花時間耗費人力物力打基礎,他們汽車廠為啥就不能?
不就是升級嘛,他就不信,這廣袤的黑土地上,就找不出個能人?......四九城。
楊小濤在接到金廠長通知後,這才放下心來。讓婁曉娥去人事那邊做好檔案交接,楊小濤便開車離開四九城,前往楊家莊。
回到村子,楊小濤就去檢視大棚的進度。現如今,在村裡忙活的可不只是楊家莊的人。
除了高家莊跟白馬村的人被召集過來,周圍相鄰的村子也來了不少人。
這些人來幫忙,楊大壯自然是求之不得。眼下最要緊的就是儘快完成大棚的建設工作,至於管頓飽飯,他們這莊園還能墊的上。
不要小看這一頓飯的誘惑,也就是莊園不交公餘糧,村裡才有些富餘糧食,要是擱其他村裡,這大冷的天,大部分人家都只有兩頓飯,還是一頓稀的一頓乾的。
楊家莊這裡幹活管吃的,可是讓周圍不少老少爺們趨之若鶩。更何況,農科院那裡批下來的條子直接去鎮上的糧站找丁胖子,糧食供應就沒斷過。
加上莊園裡樣的豬和雞鴨,讓這頓飯裡面是油水十足啊,甚至還能吃到肉呢。
這樣的好事,哪找去?於是,這事越傳越遠,不少人都是自己扛著工具來的。
剛到,楊小濤就看到一副熱火朝天的模樣。放眼望去,那忙碌的身影,差點就把河流給擋住。
原本就不寬的小河,在挖掘機的摧殘下,更顯得苗條了。原本小河兩岸坑窪的土地,也被挖掘機填埋,再由剷車推平,每輛車後面都跟著不少人,互相說笑著,忙碌著,就連吹過的寒風都有了溫度。
挖掘機跟剷車搭配著,一個挖,一個推,很快就將一塊塊土地平整,跟在後面的人再上前利用手頭工具平整一番,隨後便有人開始燒水和泥,開始壘牆。
等牆壁壘好了,便開始支架子,覆蓋薄膜,還有將草簾子鋪上。整個流程在各個小隊長的帶領下進行的如火如荼。
不僅如此,那些男人負責蓋大棚,老人負責編織草簾子,老婦人管著燒火做飯,全村的半大小子負責送飯送水。
至於婦女則是跟著侯麗晶等人,進入大棚裡面忙活。她們本就是莊稼好手,經過一番培訓後,立馬就蹲在地上用小鏟子挖出土坑,然後埋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