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姐,為何祖父要進宮的事,你不與我先說。”
從泰和園出來,韶華讓初荷帶著琵琶先行回去,自己快一步擋住綰華的去路,一張小臉繃得正經,讓綰華愣了一下。
“我當是什麼事,這麼嚴肅作甚。”綰華不以為然地笑了,側身繞過她,繼續往前走。
“三姐姐,往後有事能與我先說說嗎,別總是鬧得我這麼措手不及。”韶華做了個深呼吸,對著她的背影問道。
綰華轉過身,一臉不悅地看著她,“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說我故意落你難堪嗎?”見韶華搖了搖頭,她沒好氣地說:“若和你說白了,指不定你又偷懶不願過來了。”
韶華翻了個白眼,若是剛開始,被綰華耍著玩,她也就認了,誰讓她本來就不屬於這個家。可是姐妹倆都相處那麼久,她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娘子,並不會跟綰華爭寵,基本也和綰華保持一致的戰線。但總是臨到事情的關頭,她天真樂觀地站在外圍看戲,綰華一個繡球就把她丟到戲臺中央,鬧得她措手不及。
這一回好在李閣老自己對進宮也沒興趣,更不想去摻和皇族的事,她才所幸逃過一劫。若是遇上其他事,比如哪家郎君來相看,綰華覺得不樂意錦華出頭,就把她推出去,倒是她哭都來不及。
然而,綰華到底不似錦華,和自己是同父同母的姐妹,又是家中得寵的嫡長孫女,韶華實在不希望和她鬧翻。
“我不願來自然有我的想法,三姐姐怎麼也得和我先知會一聲。幸得祖父並不想進宮,否則我得多尷尬。”韶華抱怨了一句。
倒不是怕進宮失了規矩,這些日子跟著容嬤嬤,一舉一動都看得極嚴。用容嬤嬤的話來說就是,“誰都不知道你們最終許的郎君是誰,總不能過了門讓人知道沒規矩,反倒笑我沒教導好。”
“你的想法?”綰華忽然覺得有些好笑,“你有什麼想法。”
“也不是什麼想法,但總不能什麼事都不讓我知道吧。”韶華顯得很無奈。
綰華抬起眼眸,一雙秋瞳定定地正視著韶華,看得她有些侷促,然後意味深長地說道:“五娘,你我同是一母所出,是李家正經的嫡女。雖道你自小在凌家長大,外祖父疼你,平日也就驕縱了些,可是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既生在咱家,你就該清楚,有些事不是你自己說好就是好的。咱們說的話,做的事,都是李家的顏面,就是將來許的郎君也必須門當戶對。若換做七娘,我絕不二話。”
“三姐姐到底是為我好,還是單單不希望七娘好。”韶華一針見血,說得綰華眼神閃爍。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綰華沉下眸子。
韶華輕輕嘆了口氣,“即便是門當戶對,也沒必要事事都和七娘爭,她覺得好的,並不代表我覺得好的。我知道三姐姐不喜歡七娘,因為她是蘇姨娘所出,卻總是在爹爹面前討好,想越過我們去。可是先生說過的,嫡不壓庶,庶不越嫡。有阿孃在,七娘怎麼也不可能越過我們,三姐姐又何必每次都故意刁難她。”就憑錦華那張嘴,若是在李勳卓面前巧言令色,很難說李勳卓會幫誰。
綰華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看著韶華,忽而,冷笑一聲,“你是覺得我對你好是因為想拿你對付七娘?”
韶華眉頭蹙了一下,“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三姐姐沒必要總把我推出去。”
綰華嘴角微微顫動了幾下,然後沉靜下來。“大伯家有大哥哥,三叔家有二哥哥,八郎還小,咱這房靠的就是我們娘子。若你我不站出來,咱們這房的臉面何在!你若想安生,就回普安去當個鄉下娘子,何必回來!”
韶華聽著沉默許久,她從不是長女,根本沒有想得這麼深遠,但還是覺得綰華小題大做了。
“我也沒給爹爹阿孃丟過臉。”韶華無奈地嘆了口氣。
“若咱們上頭也有個哥哥,替爹爹揚眉吐氣,你就是一事無成,也沒人說你。”綰華神情嚴肅,舉目遠視,似做眺望。“五娘,有些人性子再好,若擺在家族面前也遠越不過身份高的人好。咱們小娘子雖不能封侯拜相,加官進爵,若是能許這樣的好郎君,一樣是光耀門楣。”
韶華越聽越莫名其妙,總覺得綰華像是在對她說,又像是在對自己說。“三姐姐,你沒事吧?”
被韶華這麼一打岔,綰華沒好氣地皺了眉,“少打岔,我可是在教你正經道理!”話頭一打斷,綰華也想不起正經說到哪,於是沒好氣道:“總之,我與你說的,都是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