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華一開始跟著淩氏在寺院走了一圈,出於上一次的教訓,她不再私自跑出去了。生怕在這裡又遇上一回人販子,可就不一定會上次那麼好的運氣。
不過想到那個說書的老漢,韶華覺得自己還沒好好感謝他,雖然她一開始無心戲弄了他一回,但還是想著若有機會,定要好好感謝。
聽到淩氏呼喚,韶華跟在綰華身後,屁顛屁顛地跑過去,免不了還是要遭淩氏一陣數落,什麼“小娘子在外都不知規矩,老是蹦蹦跳跳”。韶華衝著她的背影吐了吐舌頭,扮個鬼臉,讓落後幾步的綰華看到,一手拍下去,險些咬到舌頭。一旁的小沙彌原是一本正經地看著,被韶華的樣子逗笑了,結果被遭到旁邊的大和尚一個爆栗子,韶華看得笑開了嘴。
跟著淩氏身後直入了大殿,綰華接過僧人遞來香,虔誠地上香磕頭許願。因為今日是特地為綰華出來禮佛求籤的,於是淩氏起身和僧人說了什麼。
只見立於一旁的僧人點點頭,轉身離開,然後拿了一個張紅紙,一道黃符,和一對細刻了蓮花紋的花梨木笅。僧人拿著紅紙到每個香爐前,撣了撣燃燒著線香,抖落些許香灰,如是收集了小半包香灰後。雙手捧著紅紙,又在每個香爐上巡了三回,最後將黃符埋入香灰中,仔仔細細地包好遞給淩氏。
淩氏滿意地接過香灰包,轉身對跪在香蒲前的綰華點點頭,綰華雙手合十許願,然後將木笅拋向前。
第一回,笑杯,綰華凝眉重新許願,再拋。
第二回,還是笑杯,淩氏看著有些著急。
第三回,怒杯,淩氏看著都跟著跪下去磕頭,綰華不死心,繼續許願重求。
第四回,依舊笑杯。
淩氏臉色已經大變,心中大慌,繼續連連磕頭,她還是頭一回卜了這麼多次都算不到聖盃的,就連旁邊閉目敲木魚的僧人也都偷偷挑起了一隻眼皮。
韶華被大殿裡的香味燻得有些難受,於是,彎了腰悄悄地跟淩氏說:“阿孃,我想出去一下。”奈何淩氏一心都在卜笅上,根本沒注意聽。奈何韶華燻得頭暈眼花,感覺再不出去,就會暈倒在這裡。於是不死心地扯了扯她的衣袖,“阿孃,阿孃……”
“去去去,別在這裡嚷嚷,沒瞧著人正忙著嗎?你去門口待著,不許亂跑,否則被我逮著了,你就死定了。”卜不到聖盃,連耳邊的唸經聲都聽著心煩。
韶華鼓著臉,小聲嘀咕:“阿孃,你在佛祖面前妄動殺念,佛祖會生氣的。”韶華的話讓淩氏氣得怒瞪她一眼,可是想了想,又覺得自己確實犯了口業,連忙雙手合十,身子伏得更低,低聲連連弄念:“佛祖開恩,佛祖保佑。”
韶華看著淩氏緊張兮兮地磕頭叩拜,高高撅起的肥臀顯得十分好笑,正想說一句“你這姿勢不標準菩薩是不會理你的”。忽然淩氏似有感覺,立刻拋來兩道眼刀,她立刻閉上嘴,搖了搖頭。“你過來,跪著!”
“我也要啊?”韶華委屈地皺著臉,被淩氏一瞪,只好強忍著難受,乖乖地走回來跪著。仰著頭,望著足有兩層樓高的佛像,耳邊除了木魚聲,誦經聲,大部分是香客們絮絮叨叨的求願聲。心中忍不住哀嘆:佛祖每天都聽那麼多人在許願,就是一個一個地實現,也不知道要排到多久才能輪到她們。
綰華聽著淩氏和韶華的對話,心中有些頓悟,放下木笅,繼續虔誠許願。
“大慈大悲的佛祖啊,您真這麼靈驗的話,那就讓我再遇見嚴愷之吧。只要能見到他,就算付出點代價也行。”韶華跪著無聊,也跟著雙手合十,默默許願。淩氏並不知她心裡在想什麼,只看著她總算安生,滿意地點點頭。
只等韶華的心願許罷,一聲清脆的響聲,然後聽到淩氏和綰華都欣喜地鬆了一口氣。連連感謝佛祖,更是磕了三個重重的響頭,韶華這才知道,綰華總算卜了一個聖盃。
立於一旁的僧人看著,臉上的神情也跟著鬆了一下,道了一聲佛號,雙手接過綰華遞還的木笅。然後一個小沙彌提來一個小油壺,淩氏示意綰華自己去添燈,要殿內所有的油燈都加上,這才算最後的完成。
然而韶華已經等不及跑出殿來,依著殿門口的石欄,只覺得自己不是信佛的料。
等了好一會兒,綰華才挽著淩氏的手,從大殿裡走出來,兩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韶華好奇地湊上去,“三姐姐,你剛剛許了什麼願?怎麼佛祖總是不高興。”
淩氏斜了她一眼,韶華有些不樂意地閉上嘴,她就是好奇綰華到底有什麼心願讓佛祖不開心了,這樣她以後也就不會亂髮願,亂說話了。綰華也沒打算告訴她,就這麼母女三人相依偎地走回馬車,其他丫鬟婆子也跟著上了後面的馬車。
車子搖搖晃晃走出了不少的路後,淩氏忽然從懷裡拿出一包東西,開啟手絹,裡面是剛剛僧人包好的紅紙香灰包。
“三娘,這個你收著,到時留著成親那日用的。”綰華接過手,小臉一紅,點了點頭。正要收起來,韶華就湊過去,想要拿來看看。“阿孃,這是什麼東西。”
淩氏快速地伸手拍掉她多事的爪子,綰華被問得一臉害羞尷尬,淩氏怒道:“去去去,你還小,別打聽有的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