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險死還生

帝都,東宮。

難得過來一趟的劉氏端詳著劉若‘玉’蒼白如紙的臉‘色’,心疼道:“怎麼氣‘色’差成這樣?”因為如今內室就她們堂姐妹兩個,劉氏也直言問了,“可是太子又……又對你不好了?”

劉若‘玉’淡淡笑了笑,那舉國都知道昏‘淫’無道的儲君什麼時候對自己好過?不過她也不是很在乎這個,橫豎在繼母手裡十幾年,張韶光母‘女’一‘門’心思的折磨她,手段‘花’樣可都比申尋狠多了。申尋的打打罵罵,劉若‘玉’不是完全沒放在心上,但縱然要計較,在她心裡也是排在張韶光母‘女’之後的。

她有些倦怠的避開了這個話題,道:“七姐這次帶來的荷‘花’糕粗看是七姐做的,細看卻有差別……是景兒做的嗎?她已經開始學著下廚了?”

“可不是?”劉氏看出她不願意多談太子,心頭暗歎,也不追問下去了——劉若‘玉’自己心裡沒有太子,也不耐煩在太子身上耗費心思,教她爭寵討好的手段她都用到了皇后身上……再說太子申尋那個人,也不是會得爭寵就能輕易籠絡好他的。這事情劉氏再心疼劉若‘玉’也是有心無力。

此刻只好順著劉若‘玉’轉了話題,“本來她這次也想跟我來看你的,只是你之前打發人說叫她都不要來了……”

“等往後未央宮那邊設宴,七姐你再領她進宮,在皇后跟前相見也是一樣的。”劉若‘玉’淡然應道,“景兒心腸向來就軟,你看我這成天病歪歪的樣子,若叫她看見了,沒得招她難過,這又是何必呢?”

其實她建議不要帶沈舒景進宮的真正緣故姐妹兩個都清楚——太子連岳母張韶光都似有染指之意,更何況旁人?沈舒景已經十二歲了,出落的端莊秀美,劉氏跟劉若‘玉’都不希望她被太子看到,生出是非。

劉氏想到劉若‘玉’竟嫁了這樣一個人,心裡越發難受,沉默了一陣,道:“前不久聞說你又大病了一番……如今可好了嗎?”

“上次病得可不輕,幾乎就要去了。”聽她問起前些日子的“大病”,劉若‘玉’眼‘波’一動,刻意淡漠的語氣裡似有一絲顫抖,“虧得……嗯,好了。”

劉若‘玉’自從‘性’情大變之後,在堂姐劉若儀跟前一直不肯再吐‘露’半點委屈,如今見她居然會說上次幾乎病沒了,劉氏不覺‘色’變,道:“什麼?怎會如此?”

劉氏是知道劉若‘玉’所謂的三天兩頭病倒,十之五六都是被太子欺凌導致的,這會聽了,就疑心劉若‘玉’是被太子下了重手——她二話不說拉過劉若‘玉’的手,一把扯起袖子,果然在雪白的肘上看到一溜兒的掐痕,烏青烏紫,煞是可怕。

劉氏氣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太子又如何?咱們東胡劉氏的嫡‘女’何等金貴,他當是奴婢一樣可以隨意打罵嗎?就算聖上也沒有如此刻薄過諸臣哪!”怒從心起,劉氏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著劉若‘玉’就要起身去未央宮與皇后理論,“你跟我去見皇后!我倒要向皇后問問,堂堂皇太子把皇家三媒六證迎娶過‘門’的太子妃當下人一樣打得全身烏青,這是什麼規矩?聖上這樣對待過皇后嗎?!”

“七姐你不要急,這不是太子‘弄’的。”劉若‘玉’忙掙開她的手,提醒道,“七姐你看這掐痕的方向,是我自己‘弄’的……”

劉氏一怔,停步細看,果然不似外人所為,她愣了愣,不禁大急:“你這是什麼意思?”

“上次病中有些想不開,自己掐了幾下。”劉若‘玉’輕輕一嘆——真相當然不是這樣的,真相也不能告訴劉氏……

那日劉若‘玉’接到衛新詠著人送的信、曉得了衛長娟被太子強佔一事後,立刻趕往未央宮稟告顧皇后。原本她是想借皇后之手抓住這個機會剷除始作俑者張韶光母‘女’的,奈何顧皇后卻怕張韶光母‘女’垂死掙扎,對太子不利,權衡之下還是覺得不受父親寵愛的劉若‘玉’好欺負,竟選擇了‘逼’迫劉若‘玉’自盡來承擔下這件事情。

劉若‘玉’自然不甘心!

先不說死在張韶光母‘女’之前叫她怎麼也咽不下這口氣了,就說顧皇后的承諾……劉若耶膽敢算計太子強佔衛長娟——這麼好的機會皇后都選擇了不跟張韶光翻臉,往後太尉劉思懷輔佐太子登基,立下大功,顧皇后還能不把這麼件小事忘記到九霄雲外?到那時候劉若‘玉’難道還能當真化為厲鬼,從黃泉跑出來掐死顧皇后不成?

若是如此,早在張韶光虧待劉若‘玉’那會,這繼母跟劉亥就叫張韶央的冤魂幹掉了……

所以劉若‘玉’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顧皇后的要求!

顧皇后的要求當然不是這麼好拒絕的,見劉若‘玉’不聽話,顧皇后當即叫進心腹,要“助太子妃深明大義”。

關鍵時刻,劉若‘玉’顧不得多想,直接把衛新詠拖下了水,明確說出信是來自衛新詠的。而且自己跟衛新詠書信來往已有時日——為了讓顧皇后有足夠的忌憚,劉若‘玉’索‘性’連名節都不要了,直接暗示皇后,自己跟衛新詠關係匪淺,若自己在宮中暴斃,衛新詠也不會讓顧皇后母子好過!

若只是這樣威脅,空口無憑的,顧皇后這樣的人自不可能被輕易嚇倒,驚怒‘交’加之下仍舊不改讓她去擔了罪名的心思。但劉若‘玉’冷笑著告訴皇后——衛長娟的遺書可是在衛新詠手裡!內中可是有太子強佔她並導致她未婚有孕的詳細經過的!

衛家的內鬥,朝野皆知。衛新詠原本屬於宋老夫人一派,是不會願意在瑞羽堂尚且衰微的時候倉促上陣促成易儲這種大事的。但衛鄭鴻康復之後,宋老夫人本來就是個極為偏心自己親生骨‘肉’的人,連庶出子孫都能不當人看,更不要說血脈跟她、跟衛煥都差得遠的衛新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