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中天,古山縣衙菜市口的場子上人頭攢動,鑼鼓喧天。
場子外邊,圍了一層又一層看熱鬧,看官衙砍頭的人們,水洩不通。
中間的行刑臺上,一披頭散髮的男子已然被劊子手五花大綁推到了中央,只等臺下的監斬官一聲令下,立即就砍人頭顱了。
董老父子和李秋生也夾雜在人群之中,因為易了裝容,一時之間別人也是難以以現。而金刀客早已側立於刑臺的右角,手中已然握緊了一支長長的飛鏢。單等那砍頭之刀落下的霎哪,他便狠狠地將手的飛鏢射出,趁亂救下臺上之人。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等待與煎熬就如同長了翅膀的影子,隨影附形,熬人身心。
隨著一聲令下,劊子手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大砍刀。
霎時,所有人的眼光都齊刷刷地射上了當中。
“啪”的一聲,一支飛鏢準確無誤地打在了那個劊子手的手宛之上。
隨著一聲大叫,“啷鐺”一聲,連人帶刀頓時滴落於地。那劊子手捂著中鏢的手宛,鮮血直流痛得哇哇大叫。
場上頓時大亂起來,圍觀的人群像洶湧的潮水一般四散奔流,難以阻擋。連同場上守衛秩序的官兵也被人群衝得七零八落,東倒西歪,難以首尾相顧。
金刀客瞧準時機一躍而上,捋起臺上的男子轉身就走。旁邊突然躥出一個手持單刀的官兵來,擋住金刀客的去路舉刀就砍。那知金刀客手起落落,稍一偏身躲過一刀,再回腳一勾,那刀刃就恰如期分地落在了男子五花大綁的身上。男子用力一掙,身上的繩子就如數家珍被甩脫了。
得了自由之身,男子回頭向金刀客投來了感激的目光。金刀客卻擋在男子的身前說道,“好漢,逃命要緊,現在什麼也別,咱們後會有期。”說罷又飛出一腳,踢翻了急趁而來的另一個官兵。男子此時也背身與金刀客說道,“好,大俠救命之恩,狄虎永不相忘。他日若能相會,必當湧泉相報。”
這時,場子上雖然仍是混亂不堪,哭喊叫囔之聲亂臺反天,但是圍聚在臺上的官兵還是越來越多,眼看金刀客和狄虎就要陷入重圍了。
只聽場子上一聲有力高吭的喧叫就傳飛了,“抓住李秋生,抓住李秋生,朝廷欽犯李秋生在此!快來人啊,抓住李秋生,別讓這小子趁亂逃走了。”
當下絮亂不堪的人群,又如瀑風雨中翻滾的海浪一樣洶湧開來。把那些爭功近利的人群和官兵粘乎得如同一鍋煮湖了的粥,分不清那些是水,那些是米。
金刀客和狄虎在臺上見場子上的民眾已然失去了控制的情緒,蜂湧著向叫喊之聲的董老父子擠去。兩人立即交替了一下眼光,似乎會意一般,選了一處脫身的機宜,飛身躍入潮水般絮亂的人群中隱隱匿去。
場了上,董老爺子和李秋生也夾雜在捅擠的人流中,眼見刑臺上的金刀客和男子又要落入官兵之手了,自是憔急萬分。
在這當頭一捧的危險時刻,李秋生靈機一動,便附嘴在董老爺子的耳邊如此說道。董老爺子會意,立即擠到人群之中,指著一個急忙逃離的年輕男子扯著嗓子亂叫亂喊開了。眾人不知是計,咋聽之下信以為真,蜂湧著衝向前面急逃的少年,死死地扭打撕滾成一團。
場子上一亂,李秋生和董老爺子就趁勢混出了城外。因為易了裝容的緣故,又在眾人貪功搶利混亂之間,包括那些守城盤查往來的官兵在內,爺倆居然像入了無人之境自由出入。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爺倆在這危險的關頭,假借他人的影子上演了一出雙簧戲。
一場勢利的鬧劇就因為“李秋生”一個人的名字,在菜市口莫名其妙地拉開了序幕。不知是真是假的人群仍像發了瘋的獅子拼命往裡衝,都想著分上這一杯美美的羹湯。
城外,三人趁亂救出狄虎之後,折騰一翻,找了一個酒家才狠狠地嗑上幾盅。李秋生此時又露出他癟三地痞的本性,更像一個三月不知肉味的餓鬼,抓上酒肉就大嚼大啃起來,跟本就不顧及一旁的金刀客和董老爺子兩人。
金董兩人憋夷地看了一眼此時食相原形畢露的李秋生,輕蔑地冷笑了幾聲,舉起手中的酒杯一碰,又飲起他們的佳餚美酒。
三人又走了二日,來到一座魏峨的大山腳步下。
只見古樹參天,蔓草纏繞。密林遍佈,陰翳如雲。一長小徑沿著山坳的溪水逆流而上,直伸入大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