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山區一役,法軍以兩千多人擊潰了德軍五千逃兵。
而且這五千逃兵幾乎沒有能逃出去的,塔西尼佈設下的包圍圈只有山路的入口和出口,開戰後它們馬上被法軍用火力封鎖,其它地方全都佈設下兵力並拉上鐵絲網,水洩不通。
塔西尼甚至在高處佈設了狙擊手和機槍,用火力死死壓制住整個開闊地的德軍。
德軍原本就士氣不高,抵抗一陣意識到無法突圍後紛紛繳械投降。
戰後一清點,俘虜居然多達3700多人,超過參戰法軍的總兵力。
……
夏爾收到勝利的電報時頗有些意外,這一仗與他腦海裡對法軍的印象似乎不太一樣。
它雖然沒有機械化部隊也沒有裝甲部隊的參與,但也能稱得上“因地制宜”、“靈活多變”了,這塔西尼果然不簡單。
提賈尼看了整個作戰經過後也讚了聲:“這指揮似乎有你的影子,將軍,塔西尼全程都在給德軍心理暗示,並一步步把敵人引進包圍圈。”
被提賈尼這麼一提醒,夏爾才發覺似乎的確是這樣。
先是故意暴露位置引誘德軍偵察兵到3號山路。
又故意敗給偵察兵露出破綻。
之後甚至用槍聲告訴德軍主力這條山路的腹地是安全的。
最終將德軍引進預設的包圍圈將其殲滅,很漂亮的一仗。
“那隊德軍偵察部隊呢?”夏爾問。
偵察部隊通常是精銳,他們如果分散在叢林裡,夏爾擔心會對穿插阿登山區構成威脅。
“放心。”提賈尼揚了揚手中的檔案:“他們聽到後方的槍聲第一時間回援,然後被殲滅在途中,電臺也被繳獲,包括主力部隊的一共五部電臺無一遺漏。”
最重要的是電臺。
就算有一部分德軍散兵逃進阿登山區並躲在暗處,甚至發現法軍從山區穿插,但沒有電臺就無法將訊息傳出去。
“命令塔西尼就地搜尋殘敵。”夏爾聲音平靜:“另外,把工程兵、勘測部隊和運輸隊調過去。”
“是,將軍!”提賈尼心領神會。
“搜尋殘敵”是假,真實目的是在這條山路周圍保持警戒,讓其它人不知道法軍在做什麼。
工程兵用來修路搭橋。
勘測隊評估工程兵修好的路橋能否承載“夏爾A1”坦克的重量。
運輸隊就不用說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邊三輪隨著往前修的路沿途設定補給點。
等到萬事俱備,第一裝甲軍穿插過阿登山區也就是一兩天的事。
……
春風輕拂,萬物復甦。
四月的納木爾盛開了成千上萬朵藍鈴花,放眼一望到處都是紫色的海洋,為比利時增添了幾分魔幻的氣氛。
(上圖為比利時藍鈴花,原產於愛爾蘭和西班牙)
夏爾站在城堡高處,在溫暖的陽光下望著下方的奼紫嫣紅,心下頗有些感慨,如果不是因為戰爭,現在應該是踏春的時節,這座城堡及風景如畫的小山應該到處都遊客。
但現在,卻佈滿了警衛和訓練計程車兵,能聽到的只有操練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