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們被白里安點醒了,紛紛附和:
“是的,夏爾在比利時,他與梅濟耶爾隔著阿登山區,他是怎麼攻佔那的?”
“難道他是飛過去的嗎?”
“我明白了,你們是想利用這個假訊息拖延時間,為了不增援敦刻爾克!”
……
加利埃尼沒有理會猶疑不定的白里安,他昂首挺胸往臺前一站,臉上帶著自信微笑:
“先生們,你們說的沒錯,比利時與梅濟耶爾隔著阿登山區。”
“但你們忘了夏爾已經打下了沙勒羅瓦。”
“就在我們爭論是否要增援敦刻爾克時,夏爾的第一裝甲軍已穿過阿登山區抵達了梅濟耶爾。”
會議室再次一片譁然。
裝甲部隊穿過阿登山區,這真的可以做到?
就連韋爾斯和斯蒂德兩人也是一臉震撼。
他們只是配合加利埃尼阻止議會透過決議,不知道詳細計劃。
他們以為夏爾的確是在保護自己在比利時的利益,現在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阿曼德無所謂的笑了笑。
他不關心這些,德國人贏還是法國人贏,或者是英國人贏與他關係都不大。
他只是確認了一點:夏爾是大勢所趨,將來沒有人能捍動他的地位。
這麼看來,跟著夏爾是正確的選擇,這毫無疑問!
加利埃尼不急,他等議員們議論一陣後才補了一句:“想要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你們只要看德國人的反應就可以了。”
許多議員對軍事一無所知,不假思索的脫口問道:
“德國人會有什麼反應?”
“難道我們還要去問德國人這是否是真的?”
……
“先生們!”費爾南中校忍不住插了一句:“如果夏爾真的佔領了梅濟耶爾,德國人進攻敦刻爾克就失去意義。因為,夏爾從後方包圍了德國人,包括敦刻爾克在內!”
議員們這才明白:
“所以,德國人會撤退?”
“不撤退會是什麼結果?”
“不撤退就只有死,因為他們得不到更多的彈藥和兵力補充!”
……
恰在這時有人推門大喊:“德國人撤退了,敦刻爾克安全了,我們勝利了!”
沒有歡呼聲,也沒有喝彩聲,會議室內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得見。
接著,不知道是誰帶的頭,響起幾聲稀稀啦啦的掌聲。
不久越來越多人跟進,很快掌聲響成一片,甚至包括那些不希望夏爾獲得勝利的議員。
夏爾的勝利對他們而言不是好事,但他們依舊控制不住對夏爾這一仗發自內心的讚歎。
加利埃尼轉頭望向白里安,瞄了一眼他手裡的檔案:“總理閣下,我還需要簽字嗎?”
白里安猛地反應過來:“哦,不,當然不,這顯然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