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斯帶著弗森登剛離開,斯蒂德後腳就進了會議室。
事實上,韋爾斯和斯蒂德兩人在通道上碰了面,只是兩人微微點頭致意沒多說什麼。
這是一種默契,他們平時表現得彼此不熟甚至互相仇視,然而他們卻都支援夏爾,這樣在議會中才更有說服力。
另外,他們還要與阿曼德保持距離,這不僅是因為阿曼德是右翼,更因為他是保王黨。
此時的法蘭西公民已普遍認為恢復帝制是一種落後、倒退的思想,許多人甚至對其敵視。
(注:布朗熱就是因為暗中接受保王黨的資金而為人垢病,資本家們抓住這一點大肆宣傳,認為布朗熱是由保王黨人支援的傀儡,他最終的目的是要恢復帝制。已習慣了議會制並認為這是一種先進位制度的法蘭西公民不允許這情況發生,因此拋棄了布朗熱,儘管他什麼也沒做甚至也沒這樣想。)
這也是夏爾始終沒與阿曼德見面,偶爾還罵對方几句的原因。
只能說議會看似美好,扒開表層,內在就是不為人知的勢力和利益交換,被矇在鼓裡的只有法蘭西公民。
……
斯蒂德進來時夏爾正站在窗前喝咖啡,又快到萬聖節了,他透過面前落地窗的大扇玻璃,清楚的看到樓下有幾個十幾歲的孩子正興致勃勃的雕著南瓜燈。
夏爾有些羨慕他們。
只有他們才能把戰爭和煩惱放在一邊依舊保持著過節的樂趣。
斯蒂德輕輕敲了敲門提醒夏爾,再上前與夏爾握了握手,說:“火箭發射藥和火箭彈的製作都很順利,少將,我們只用三天時間就基本掌握了製作過程。”
夏爾“嗯”了一聲。
有詳細的製作方法和資料,又有技術人員現場教學,再加上學生又是“聖艾蒂安”兵工廠,會快一點也正常。
斯蒂德疑惑的問:“可我不太明白,少將,它與‘康格里夫’似乎沒太大的區別。”
“是嗎?”夏爾沒有急著解釋。
斯蒂德點了點頭:
“雖然它能飛得更遠,但這並不意味著命中率更高。”
“因為要考慮空中的風力,實際使用時,我們很可能依舊要像‘康格里夫’那樣在幾百米內攻擊氣球。”
這是此時“打氣球”的窘境。
德國人明知道氣球升空很容易被法軍飛機炸燬,卻依舊堅持不懈的釋放氣球引導炮兵。
就像法軍明知進攻是死是作無用功,卻依舊前赴後繼的往前衝一樣。
戰場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地方,它時刻威脅著人的生命迫使人們想出新辦法,但它同時也有“頑固不化”的一面。
然而,夏爾的目的卻不是“打氣球”。
“英國人的火箭彈好像是七十幾毫米的。”夏爾問,他之前在安特衛普時瞄一眼資料,不過記不太清。
“是的。”斯蒂德回答:“76.2MM,射程2.7公里左右。”
(注:這是英國“海床墊”火箭炮的資料。)
接著斯蒂德又補了一句:“這是地面發射的射程,空中在戰機上發射要少得多。”
空中風大,而火箭彈的風偏率十分誇張,被風一吹甚至有可能繞彎掉頭炸到自己。
“不用擔心這個。”夏爾說:“把它改為107MM,能做到嗎?”
斯蒂德“呃”了一聲:“當然能,少將。可就像我說的,這沒有太大意義……”
如果是下屬,斯蒂德早就一通吼他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