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九十七章 基礎的空戰知識

英國人的動作很快,從敦克爾刻到納木爾大概200公里,以火車的速度通常需要五六個小時才能到,再加上裝運時間少說也要七八個小時。

然而,第一批物資僅僅只用了四小時就趕達納木爾送到了機場。

這是基欽納的功勞,此時的他已進退失據。

向夏爾請求空中增援不是艾維斯中將的意思,而是基欽納這個日不落元帥的意思,只不過他不願低下世界第一強國高貴頭顱,這才讓艾維斯中將出面與夏爾聯絡。

基欽納原定的索姆河之行當然取消了。

跟安特衛普的潰敗相比,索姆河的僵局已不值一提。

基欽納考慮到一點:夏爾在安特衛普創造過神話,兩次。

第一次他隻身一人進入安特衛普指揮即將崩潰的比利時軍隊大敗德軍。

第二次,他帶領法蘭西第一裝甲軍僅用一天時間就拿下安特衛普並組建了現在這條安特衛普防線,這次戰例甚至被各國作為經典寫進了教科書。

可現在,英軍才剛剛以分段駐防為由將夏爾的部隊從安特衛普逼走,馬上就被德軍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這讓基欽納這個陸軍元帥怎麼向阿爾貝特一世交代?

這讓英軍怎麼面對比利時軍和法軍?

這讓殖民軍怎麼看待英國軍隊?

“不,不能這樣下去。”基欽納下了死命令:“命令艾維斯中將,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安特衛普!”

但只是這道命令還遠遠不夠。

基欽納不像黑格,他知道飛機、坦克這些新裝備的重要性,他認為要扭轉戰局首當其衝就是需要制空權,至少不能讓德國人完全掌握制空權。

因此,在得到夏爾的承諾後,基欽納馬上以自己英國陸軍大臣的身份指揮排程,讓鐵路所有閒雜火車讓路,這才在幾小時內將第一批物資送到納木爾。

……

夏爾收到物資清單一看,大多是航空燃油和機槍子彈,另外還有些食物。

很明顯,這是為了讓夏爾的航空團投入戰鬥做的準備。

但現在的夏爾可不是這麼好說話的,打贏了空戰替英國人扭轉戰局,沒這樣的好事。

夏爾遲疑片刻,給艾維斯中將發了一封電報,他很有耐心的給艾維斯中將普及了一些空戰知識:

“物資已經收到了,非常感謝,中將閣下。”

“但是,您似乎送錯地方了,空戰講究的是就近原則。”

“比如增援安特衛普,戰機最佳的起飛基地應該是布魯塞爾而不是納木爾。”

“從納木爾起飛會增加50公里左右的距離,一來一回就是100公里,這對空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

多出這100公里對現代戰機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一戰時的低速戰機卻十分關鍵。

“駱駝”戰機最高時速只有190公里,巡航時速在100公里左右,總航程不過485公里。

這意味著飛行員要多出1小時時間用於趕往目標空域或返回機場加油上,這對油耗、飛行員的疲勞度以及出勤率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出勤率指原本一個白天可以往返四次投入戰鬥,但因為距離遠只能三次甚至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