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坦克發起反攻是埃爾溫在新戰術上的嘗試,脫胎於夏爾的“彈性防禦”。
與“彈性防禦”不同的是,埃爾溫沒有讓英軍突破自己的防線,而是直接以防線為基礎發起反攻。
這是基於德軍當前的現實:德軍在防線上開啟一個約20公里寬的缺口,這條狹長的通道是前鋒穿插部隊的後勤補給線。
一旦把敵人往裡放,這條後勤補給線就很可能被英軍切斷。
因此,埃爾溫認為自己一步都不能退讓,必須把英軍死死封在安特衛普內!
又考慮到英軍這種步兵加騎兵的攻勢很可能會殺進戰壕與德軍展開肉搏。
這是埃爾溫最不願意看見的,因為英比聯軍比德軍多得多,肉搏顯然對德軍不利。
“我們的優勢是飛機和坦克。”埃爾溫上校向尼科拉斯中將分析:“我認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可坦克怎麼防禦?”尼科拉斯中將反問。
飛機防禦他能明白,它可以朝衝鋒的敵人俯衝掃射。
但坦克防禦,擺在防線後當火炮用?
那跟一門77炮有什麼區別?
“用坦克反攻,將軍。”埃爾溫上校回答:“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
說話間,埃爾溫上校眼裡充滿殺氣,他要在對手反應過來前就將其機動部隊消滅掉,至少要將其打得元氣大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德軍補給線的安全。
原本埃爾溫上校還不是很信心,因為騎兵的靈活性和對外感知能力很高,他們意識到進攻沒有意義後能迅速撤出戰鬥。
然而,當埃爾溫上校看到英軍騎兵與坦克撞在一起還不撤退,依舊在尋找空隙衝鋒,就知道他的目標能完美達成了。
“這些蠢貨。”埃爾溫上校收起望遠鏡,眼裡帶著不屑:“難道他們以為自己的血肉之軀能撞得過坦克?”
……
納木爾城堡,第一機械化師指揮部。
夏爾收到了來自安特衛普的戰報,是伊登少將發來的:“愚蠢的英國人,他們命令騎兵朝敵人坦克發起衝鋒,其引以為傲的騎兵師不到半小時就死傷殆盡,另外還有七千多名士兵傷亡。這不是戰鬥,將軍,您應該做好下一步準備!”
提賈尼看到這封電報時毫不意外。
“這就是你說的優勝劣汰,中將閣下。”他說:“這不僅是英軍與德軍之間的戰鬥,更是舊思想與新思想的碰撞,就像新興資本家用機器淘汰傳統貴族一樣。”
夏爾點頭表示認同。
這不只是一戰,就算到了二戰依舊存在騎兵衝向坦克的戰例。
它看起來很愚蠢,按常理看只要是個腦子健全的人就不會這麼做。
然而,人類卻總是習慣於按傳統和習慣做,因此淘汰的過程要比想像的漫長得多。
……
敦克爾刻,英國遠征軍指揮部。
基欽納靜靜的坐在辦公桌前等著訊息,他認為自己現在做什麼都是多餘的,因為他已無兵可調。
真是諷刺,英軍比德軍多得多,加上比利時軍隊甚至是德軍兩倍,居然被打得無兵可調。
這時,參謀匆匆送來一封緊急電報:“我騎兵師傷亡過半,步兵傷亡七千多人,依舊沒能突破德軍防線。”
基欽納“嗯”了一聲,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