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跟佈雷斯特造船廠談好了。”夏爾解釋道:“他們會為給飛機制造廠提供魚雷和技術人員,我們的研發部負責將魚雷掛載到飛機上,並能有效投入使用。”
這是夏爾在造船廠時提出的。
夏爾沒有告訴韋爾斯更詳細的情況,他只對韋爾斯說要用到魚雷並進一步提升它的效能。
因為夏爾之前就提供過魚雷設計思路和魚雷裝藥配方,韋爾斯沒有疑心。
就算他有疑心也沒辦法,此時的夏爾已成為法蘭西海軍發展方向的核心,往後發展碰到什麼問題依舊需要夏爾解決,現在夏爾只是提一點要求哪敢不答應。
“沒問題。”埃裡克滿口應了下來:“我們明天就組建起這個魚雷攻擊機研發部。”
他腦海裡已有了初步構思,這需要幾架改裝過的卡普羅尼轟炸機,然後需要一片適合實驗的水域,最好還要將該區域封鎖。
夏爾給出了一個大概的實驗方向:
“初時,我們可以用等重、等形、等比重的模型試驗。”
“第一階段要求保證魚雷以最佳姿態入水。”
埃裡克聽著有些糊塗。
用模型試驗實驗他明白是為什麼,魚雷價格不菲,不可能一開始就隨便丟。
但是……
“將軍,等比重是什麼?”埃裡克問。
“魚雷各部分的重量問題。”夏爾解釋道:“它頭部裝藥與後部壓縮空氣及燃燒室重量不一,有可能出現頭重尾輕,使用轟炸機高速投擲時會影響它的入水姿態。”
埃裡克瞬間明瞭:“所以,我們需要根據情況對它進行一些調整,如果有必要的話還要改變佈局,是嗎?”
“是的。”夏爾點了點頭:“另外還要強化魚雷內部零件,因為它從空中入水那一刻的衝擊很可能撞壞某些部件導致故障。”
這是二戰初期美國空射型魚雷的毛病之一。
這毛病直接導致美國空射型魚雷發射條件十分苛刻:魚雷攻擊機必須保持直線飛行,低空,而且速度不能太快。
這使美國魚雷攻擊機在戰爭中幾乎是自殺。
二戰時的軍艦已普遍有防空了,而魚雷機卻用可以預測的直線軌跡低空低速飛行,就成了防空機槍機炮的靶子。
這是美國在太平洋海戰初期被鬼子海軍打得全面崩潰的原因之一。
不過轉念一想,夏爾覺得這時期對這方面的要求不需要太高,畢竟高射炮還沒發明出來,軍艦隻裝備少量“非專業”的機槍和火炮,幾乎無法命中目標。
(注:打空中立體空間的目標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難點之一就是射手看不見子彈、炮彈的走向,因此無法判斷是否打偏也無法判斷偏多少,因此無法較正彈道只能憑感覺。解決的方法是用曳光彈輔助射擊)
埃裡克聽著連連點頭表示明白,夏爾這麼一說,他就知道這個研究所要做什麼了。
同時心下感嘆:如果這種轟炸機能成功,整個海戰模式就有可能被徹底顛覆,德國人那一艘艘幾萬噸排水量的戰列艦,只需要這種飛機丟下一枚魚雷就輕鬆解決。
埃裡克不知道的是,夏爾腦海裡想的不是對付德國人,而是英國人。
有了魚雷攻擊機,拉芒什海峽毫無疑問將處於法蘭西的控制之下,甚至沿海300公里範圍內英國艦隊都近不了身,只要一靠近,就會成為魚雷攻擊機的靶子。
(注:卡普羅尼轟炸機的航程600公里,最遠投射距離在300公里左右)
……
軍官俱樂部內燈光迷茫,軍官們正在其中高談闊論。
主題當然是夏爾最新的戰績:哈塞爾特穿插戰。
“這又是一次完美的勝利,這次俘虜的德國人甚至比安特衛普那次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