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三十一章 美國軍方的市場調查

夏爾以跟蹤坦克研發的名義在小鎮多呆了兩天。

實際上夏爾對坦克的兩項改進在技術上都沒有什麼難度,想到就很簡單,不需要深入討論。

至於雙穩火控系統,那是為將來做的長遠打算,不是眼前就能實現的。

這兩天夏爾更多的是跟德約卡討論自己的生意,主要是美國的軍工廠的發展。

這天下午,夏爾剛從坦克研發部回到辦公樓,德約卡就給夏爾遞上了約瑟夫從美國發來的檔案。

“約瑟夫把工廠設在紐約。”德約卡說:“他認為那是最合適的生產地點。”

夏爾接過檔案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個決策顯然是正確的,西線戰場是運輸目標,而紐約又是距離法蘭西最近同時也是最大、最方便的港口。

將來美軍參戰,也是把兵力投送到西線,同樣需要將裝備運到法蘭西。

因此,不能因為跟美國做生意要裝備美軍,就把廠設在美國中心。

(上圖為全球主要航海線圖,紅線標出的兩段連在一起就是紐約到法蘭西西線的航線。整條航線只需要7到10天,其中紐約是最大、最繁忙,同時也是美國增援西線最重要的港口)

“美國的確是個開設工廠的好地方。”德約卡感嘆:“那有低廉的資源,便宜的勞動力,還有完備的基礎設施。”

夏爾看著檔案中的資料輕輕一笑,這些跟現代的美國恰恰相反,現代的美國人可不像這時代一樣吃苦耐勞。

這時德約卡話鋒一轉:“但我們的生意卻不太順利。”

“不太順利?”夏爾抬頭望向德約卡:“哪方面不太順利?”

“所有的一切。”德約卡湊上來將檔案往後翻,找到一頁後指著資料說:“這是約瑟夫發來的價格和採購量,以及他針對美國軍方做的市場調查,他認為結果不太樂觀。”

夏爾一看,所有的裝備都是以最低採購量購買,單價只高几美元、十幾美元不等,幾乎無錢可賺。

夏爾心下疑惑,就算現在沒開戰美軍沒有戰爭壓力,但許多裝備是美軍沒有的,應該是他們急需的才對,怎麼會只採購這麼點?

比如伽蘭德步槍,它比起美軍正在使用的春田步槍具有碾壓性的優勢。

又比如“聖艾蒂安2”輕機槍,還有迫擊炮,美軍在這些方面一片空白,但採購量也只有每月區區幾百挺、幾百門。

接著一想,夏爾似乎知道了原因。

此時美國全軍只有13萬人,這麼點部隊一個月買幾百挺機槍、幾百門迫擊炮在他們看起來已經很多了,用不了幾個月就能把這13萬人全裝備上,所以不著急。

然而,看了之後針對美國軍方的市場調查報告,夏爾才知道這只是原因之一。

美國軍方其實也在為戰爭做準備。

軍隊任何時候都要做準備,即便不認為會參戰也要以參戰為目標展開訓練並對裝備升級。

之所以裝備量少,是因為美國國會對夏爾的裝備始終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國會議員對伽蘭德步槍的評價是:

“這款步槍射速太快了,步槍是裝備給每一名士兵的,這意味著每一名士兵的彈藥消耗量都會增加。”

“可現在英國和法蘭西都出現彈藥緊缺的狀態。一旦開戰,裝備這種射速快的步槍,毫無疑問會給我們原本就脆弱的補給線帶來更大的壓力。”

“最嚴重的是,購買一款這樣的步槍,我們可以購買3把春田步槍裝備三名士兵,而三名士兵同時射擊又足以彌補春田射速不足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