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威廉港,舍爾上將正焦急的等待著勝利的訊息。
“應該會勝利吧?”舍爾上將一遍又一遍在心裡問自己。
情報準確再加上三艘戰列巡洋艦坐鎮,這場戰鬥應該十拿九穩。
但不知為什麼,舍爾上將依舊是七上八下的一陣陣不安。
考慮良久,舍爾上將認為自己找到了原因:對手是夏爾。
夏爾已坐鎮安特衛普指揮航空團偵察,法蘭西海軍也有可能在他的指揮之下,或者說是在他的建議下作戰。
舍爾上將可以忽略夏爾在陸地上取得的一切勝利,包括穿插安特衛普和哈塞爾特。
那都是陸地上的勝利,這與海戰完全不同。
然而,舍爾上將卻無法忽略夏爾在達達尼爾海峽取得的勝利,比如他研發的登陸艇、兩棲登陸船、深水炸彈,尤其是能探測到潛艇的裝備。
這場仗,夏爾會不會有新的裝備?
不,這不太可能。
海軍裝備跟陸軍裝備不一樣,它們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研發成功,戰術也已基本穩定,不可能再有太大的改變。
舍爾上將腦海裡想的海軍戰術是“大炮鉅艦”,他認為將來的戰術發展就是“無畏艦”,“超無畏艦”,總之就是堆裝甲堆大炮。
舍爾上將沒想到的是,不久的將來海軍戰術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到了另一個位面。
電訊室內,一名通訊兵在“嘀嘀嘀”的蜂鳴聲中收到一封電報,他馬上操作密碼機翻譯,隨著一陣陣“嗒嗒”聲,電文很快就出來了。
通訊兵瞄了電報一眼,臉上瞬間沒了血色,但他還是第一時間起身將電報送到舍爾上將手裡。
“將,將軍……”通訊兵嚥了下口水,他甚至不敢報告。
舍爾上將有種不詳的預感,上前搶過電文一看,呆愣當場。
他有想過會失敗,卻沒想過會敗得這麼慘。
損失了7艘軍艦其中還包括一艘戰列巡洋艦,卻什麼戰果也沒有,只擊傷了敵方三艘軍艦。
過了一會兒,舍爾上將才抬頭望向通訊兵,喝問:“問問原因,是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
“是,將軍。”
話音未落,另一名通訊兵就送來了第二封電報:
“法蘭西人擁有新型魚雷,它射程更遠,至少有3公里,它很可能是線導魚雷。更重要的是,他們把魚雷掛載在轟炸機上用來攻擊軍艦……”
舍爾上將的腦袋“嗡”的一聲亂作一團。
魚雷掛載在轟炸機上?
他們居然把魚雷掛載在轟炸機上!
手拿電報的舍爾上將一個沒站穩差點摔倒,幸好通訊兵和參謀及時上來將他扶住。
他在參謀們的幫助下緩緩坐回椅子上,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舍爾上將的想法與卡維斯少將類似。
完了,一切都完了!
既然法蘭西有這樣的裝備和武器,是不是英國人也有?
那麼,德國海軍還有希望嗎?
但與卡維斯少將不同的是,沒過多久,舍爾上將的眼睛漸漸回覆了生氣。
我們要對付的不是法蘭西艦隊,是英國皇家海軍,那是德國艦隊的最終目標。
原本就沒什麼希望突破重圍,就算是用突襲的方法也是如此。
一次突襲兩次突襲有可能獲勝,但三次、四次……不可能每次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