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五十二章 多點突破,一點為主

布魯西洛夫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些許尷尬:“我可不認為這是什麼優勢,中將,我們的部隊的確多,但他們的戰鬥力卻一言難盡。”

有句話叫“兵貴精不貴多”,此時俄國軍隊就是“多而不精”,是兵家大忌。

然而,有時“多而不精”同樣具有優勢,就看怎麼利用並將這個優勢擴大。

夏爾將手中的檔案往桌面上一擺:“如果這是德國人的防線,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突破敵人的防線並迅速穿插至後方,攻擊其脆弱的後勤補給線。”

布魯西洛夫對此表示贊同,他研究過夏爾的穿插戰術,知道其本質就是用機動部隊穿插。

但下一秒他又覺得不對:“這就是我需要裝甲部隊的原因,中將,而你卻認為我們的情況不太適合使用裝甲部隊。”

“我沒說用裝甲部隊。”夏爾回答。

“那,又能是什麼?”

“騎兵!”

“騎兵?”布魯西洛夫驚撥出聲,一臉驚異的望著夏爾:“不,這不可能,中將。騎兵會在敵人的機槍下死傷慘重。”

難以置信,夏爾居然提出用騎兵穿插?

這難道不是被他否定的戰術?

還有索姆河使用騎兵的巨大傷亡……

夏爾輕輕搖頭。

這在其它地方或許成立,機槍出現後騎兵就應該被淘汰,坦克出現後就徹底取代了騎兵的地位。

然而,在俄國這特殊的氣候及地形環境下卻並非如此。

即便到了二戰,蘇軍依舊保持著騎兵師並在戰場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騎兵在雪地和泥濘地裡可能會比坦克更有用,將軍。”夏爾語氣堅定:“我聽說你們有馬拉雪橇,那為什麼不將馬克沁裝到雪橇上?”

布魯西洛夫瞬間就愣住了,好半天才喃喃說道:“是,是的,雪橇!我們,為什麼不把馬克沁裝到雪橇上?好問題!”

夏爾隨手拿過紙筆,一邊畫一邊分析:“雪橇不能太高,因為這會使它失去穩定性容易翻覆。因此機槍的高度不應超過比馬匹,這決定了槍口無法朝前。”

夏爾在紙上畫了一個朝後的槍口,繼續說:

“但我們可以將槍口朝後,這樣就可以一邊行進一邊射擊。當然,這需要一些訓練。”

“如果是其它時候,我是說沒有下雪時,我們就可以把它改為馬車。”

(上圖為馬車與馬克沁機槍結合的簡易裝備,俗稱Tachanka,是蘇俄兩軍都廣泛使用的重要武器。)

布魯西洛夫盯著夏爾畫的圖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點頭稱讚:

“這似乎,比想像中的好,中將。”

“這可能正是我們需要的,因為它不需要耗費資金。”

“我是說,它只需要馬車和機槍,我們完全可以短時間批次裝備。”

夏爾將畫好的草圖遞給布魯西洛夫,提醒道:

“它不應該朝敵人衝鋒,將軍。”

“它的槍口在後方,前方是脆弱的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