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爾大雨滂沱,整個城市似乎都被籠罩在水霧中,下午時分卻像黑夜般陰沉沉的,幾米外也只能在雨幕中依稀看到一點人影。
然而,城內卻有許多民眾在雨水中歡呼,人們手牽手圍成圈,在樂聲和有節奏的掌聲中跳起了歡快的民間舞,邊跳邊發出吆喝。
人們告訴德國人這是在慶祝雨季的來臨,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是在慶祝城外響起的炮聲,慶祝法軍打到了納木爾,慶祝他們期盼已久的夏爾的部隊兵臨城下。
聚在一起的人們在雨水中小聲議論著:
“確定是夏爾的部隊?”
“當然,聽到那猛烈的轟炸聲嗎?他們說至少有10個炮兵團,德國人正在捱揍!他們的末日到了!”
“他們會不會在最後關頭對我們動手?”
“放心吧!還記得夏爾針對根特釋出的申明嗎?”
“嗯,如果德國人對我們不利,夏爾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他們不敢那麼做!”
……
(上圖為比利時民間舞蹈場景)
此外,比利時游擊隊和民眾還主動對德軍發起襲擊,不是車庫發生爆炸就是倉庫發生火災,事故接二連三此起彼伏。
……
河灣區指揮部,尼科拉斯中將正忙裡忙外的透過電話、電臺向各地求援。
但讓他失望的是,沒有任何地方能及時增援納木爾。
“各處戰線都很緊張,中將。”法金漢回覆尼科拉斯:“不管是凡爾登還是索姆河,他們都沒有多餘的兵力和裝備。我會盡快組織起一支援軍,但可能需要三天時間。”
尼科拉斯中將拿到電報時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天,援軍居然要三天才能趕到?
而經過這大半天的炮戰,他手裡僅有的三個炮兵團已死的死傷的傷,只剩下兩個炮營還有戰鬥力。
其它的,要麼被火箭炮炸上天要麼就是人員傷亡慘重。
如果收攏殘兵再維修一下故障火炮,或許還能勉強拼湊起一個炮兵團。
但這有什麼意義?
整編出來的炮兵團依舊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看著他們一門接著一門的被炸燬炸癱!
尼科拉斯中將將無奈的目光投往雨幕下的河灣區,那裡已遍佈大大小小的彈坑,火炮掩體已不見了蹤影,到處是東倒西歪的火炮殘骸。
為什麼會這樣?
這些可都是戰無不勝的105MM榴彈炮!
開戰以來它們從未在炮戰中輸過,現在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被炸得潰不成軍。
……
河灣區對面,夏爾剛從凡爾登趕到納木爾。
指揮部的坑道有些潮溼,有幾處還在滲水,地面泥濘得就像走進了沼澤。
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安全,基本沒有敵人的炮彈能打到這。
在煤油燈刺鼻的煙味下,夏爾饒有興趣的看著手中由炮兵觀察員估計出的戰果。
提賈尼在旁興奮的報告道:
“我們至少打掉了敵人兩個炮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