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防坦克壕的壓力會大些,因為德軍步兵可以精準射擊,同時還有迫擊炮炮彈不斷砸向進攻的法軍。
然而,這些對武裝到牙齒的第一裝甲師而言只是毛毛雨,跟在後方的“聖沙蒙”和迫炮手隨即對德軍實施壓制。
75炮射速快、精度高,很快就將德軍機槍火力一個個打啞,德軍戰壕被炸得像颳起一道颶風,士兵們一個個慘叫著被衝擊波狠狠的拋進戰壕,又被掀起的泥土埋在其中。
迫炮手訓練有素,他們一個個都是夏爾用海量的炮彈喂出來的,戰時幾乎不用測量,僅僅看一眼目標就能憑感覺調好迫炮角度,幾發過去炮彈就精準砸進德軍掩體,將躲藏其後的德軍火力一一摧毀。
(注:迫炮很多時候可以憑感覺,二戰時鬼子的擲彈筒射手就能憑感覺一打一個準,他們經常用擲彈筒壓制國軍機槍。這時期的迫炮射程短,與擲彈筒沒多大區別。)
法軍乘著這機會持續推進。
第二批架橋車在坦克和步兵的火力掩護下越過第一道防坦克壕。
它們速度不快,或許只有十幾公里,但穩紮穩打緩緩向前,幾百米距離不過幾分鐘就到了。
然後,它們再次探出鋼架橋,按部就班的將橋架在防坦克壕上……
德軍士兵幾乎崩潰了,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坦克不斷朝他們逼近卻毫無辦法,許多人想撤退,卻被前線指揮官費恩上校死死壓住:
“擋住他們!我們的戰壕是加寬的,他們的坦克無法輕易透過!”
“他們是裝甲部隊,不擅長近戰肉搏,上刺刀!”
“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
德軍士兵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
他們安慰自己,費恩上校說的有道理,“夏爾A1”的確無法透過加寬的步兵戰壕,除非法軍有更多架橋車。
而且,法軍在近戰素質上比不過德軍,一直都是這樣。
所以德軍還有勝利的希望,甚至有可能發起反攻!
然而,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法軍已在坦克火力的掩護下發起了衝鋒。
先是一排手榴彈將德軍炸得七葷八素,接著一聲綿長而尖銳的哨音,法軍士兵就高喊著衝向德軍戰壕。
戰局出人意料的一邊倒,德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這甚至不是近戰肉搏戰的拼人,因為它沒有刺刀的碰撞,沒有糾纏在一起的扭打,更沒有抓石頭釦眼睛的肉搏,而是法軍對德軍單方面的屠殺。
衝鋒槍手往戰壕邊沿一站,手握衝鋒槍一邊揮著扇形一邊瘋狂輸出,“噠噠噠”一片槍響後,還沒從手榴彈爆炸中反應過來的德軍就成片倒在血泊中。
彈鼓供彈的PPD衝鋒槍彈容量有71發,能瞬間將十幾名德軍殺死好幾遍。
霰彈槍手更多的是直接跳進戰壕,他們利用槍身短的優勢對身邊的敵人打出一發發鏢彈。
它的優點是止退力強,能瞬間將衝向他們的敵人打飛,一槍在手幾乎不用擔心被敵人靠近。
(注:衝鋒槍是手槍彈,止退力差許多,近距離如果有敵人挺著刺刀迎面衝擊,衝鋒槍不一定能在刺刀扎進胸膛前將敵人擊斃。)
衝鋒槍手與霰彈槍手互相配合,再輔以手榴彈和步槍,法軍在戰壕內大殺四方,只打得德軍一片鬼哭狼嚎,他們短暫堅持了一會兒後就丟下陣地潰逃了。
埃爾溫也不得不跟著部隊一同撤退,這時空中又響起了令人恐怖的火箭彈呼嘯聲。
埃爾溫又驚又怕。
夏爾的部隊不只是裝備有更先進的火炮、坦克、架橋車,還有擅長近戰和肉搏的新式槍械,而且作戰十分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