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登,聖米歇爾堡指揮部。
夏爾首批增援前線的100輛拖拉機來的恰是時候,貝當第一時間就把它們分配到防線附近。
不管是運輸彈藥、食物還是防雨裝備,甚至用於牽引大炮,在沒有公路的地方有拖拉機助力都能事半功倍。
但此時貝當心下卻慌得很。
民間讓夏爾任總司令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下一個總司令會是他嗎?
很有可能!
夏爾要聲望有聲望,要戰績有戰績,且財力豐厚對物資還有相當程度的控制力。據說他正透過FN的分公司從美國、荷蘭等地大批進口物資再運往法蘭西。
我拿什麼跟夏爾比?
我已經59歲,如果再當不上總司令只怕這輩子都沒機會了!
貝當長嘆一口氣,回憶起自己過往坎坷的一生,還有自己一直不被他人承認甚至鄙視的“防禦理論”。
現在好不容易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防禦理論”也在實戰中有了戰績體現了它的價值,卻不想被夏爾力壓一頭。
就在貝當長吁短嘆之際,參謀遞來了一封電報:“將軍,夏爾少將發來的電報。”
正在神遊的貝當聽到“夏爾”兩字,像被針刺似的猛地驚醒:“什麼?夏爾來了?”
“不,將軍。”參謀面帶困惑,他將電報放在貝當面前的桌面上:“是夏爾的電報。”
“哦,好的。”貝當意識到自己失態,臉上露出些尷尬。
然而,當他目光一掃面前的電報,失神的眼睛瞬間釋放出光彩,臉上的疲憊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欣喜。
他不敢相信看到的是真的,把電報反覆看了幾遍,激動的喃喃自語:
“是嗎?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似乎有道理。”
夏爾在電報裡說的與他跟福煦說的差不多:
“將軍,我沒有任總司令的需求。”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我是一個資本家,同時又是一名少將,在議會中又擁有一定的勢力。”
“沒人會希望法蘭西出現一個集軍、政、商為一體的強權人物。”
貝當越想越覺得這話有道理。
夏爾錯就錯在他太優秀了,不管是生意場上還是軍事上,或是政治上,他都堪稱天才。
然而,這反成了他最大的弱點。
因為他很可能發展成為一名獨裁者,條件已經具備,剩下的只是他想不想的問題。
而這,又是法蘭西議會甚至是法蘭西人民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夏爾不應該是“敵人”。
那麼,“敵人”又會是誰呢?
貝當突然想到了福煦,頓時嚇了一跳。
“對手”一直都是福煦,他才是最有可能任總司令的那個人,我錯認成夏爾了!
是的,就在剛剛,福煦還向全軍釋出了關於夏爾的申明,申明頗具攻擊性。
很明顯,福煦依舊沒搞清楚狀況,犯了與我一樣的錯誤把夏爾當作“敵人”。
好機會,脫穎而出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