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沉悶的壓力下,小小的孩子終於受不了飢餓,大聲哭了起來。
啪!
男人一巴掌狠狠打在孩子屁股上,卻騰身站起起來,喘著粗氣悶聲道:“媽的,哭什麼哭,既然一個個都想死,那就去吧!”說完,他徑直開門走了出去,寒風瞬間灌了進來,男人立即又將門關上了,只留下逐漸遠去的腳步聲。
女人連忙哄著嚎啕大哭的孩子,臉上卻是頓時鬆懈下來的表情:“乖,別哭了,爹去了,去給你討米粥了!別哭,別哭,明天娘就帶小寶離開這裡,我們全家要換一個地方住了……”
小孩的聲音逐漸平息,屋裡火盆的火光逐漸暗淡下去,女人連忙又丟了一根柴火進去,飛濺出無數火星,卻彷彿又多了一絲生機。
第二天,站著城主府等待離開的夙闌城民,幾乎佔了全部的八成。
在最後關頭,所有人都忍不住生的誘惑,吃飽穿暖的希望,終於放下了國與國的恐懼和隔閡。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終究不願意去死,不願意一輩子過著這樣的生活。
或許去西楚也不是想象中那麼美好,也或許沒那麼恐怖,不管如何,總是一線生機。
六年了,他們的陛下從來沒有關心他們的生死,完全放棄了他們。既然這樣,那麼他們為了活下去而做出選擇,那也是逼不得已的。無關忠誠,只為了活命……
一排排的隊伍蔓延開去,一共四百六十七人,拖家帶口,全是老弱病殘,卻帶著對生活的渴望背井離鄉,前往敵國。
從夙闌到西楚邊城寧海,要穿越漫長的四百里戈壁之路,對於行軍之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這些從沒有離開過故土的老百姓,還是老弱病殘而言,這不亞於是一場艱難的路途。
護送他們離開的,是一隻千人大隊,由佐將秋源平帶隊,同時押送沿途需要的衣物和口糧,於辰時三刻出發。
眾人多日來第一次吃飽喝足,彷彿也平添了幾分力氣,終於一步三回頭離開了夙闌。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好在此去基本沒有風險,只要不遇到暴風雪天氣,基本都會順利到達。
當城門關上的一刻,納蘭夜終於放下了一塊大石。
已經做了,成不成就要看天意了。這次他先斬後奏,不知道京城裡會不會引起軒然大波,但他覺得這是最好也是最快的解決辦法。直接將北越的城民,變成西楚之人,只要他們感受到了真切的好處,那就會安安穩穩在西楚帶下來,男耕女織,融入西楚。
整個北越的百姓又多少?若是有一半能夠併入西楚,那就是成功了。
人力才是發展一切的基礎,若是戰爭殺了這些無辜的百姓,除了多造殺孽並沒有任何作用,反之……若是能夠將這些人遷到西楚,甚至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成為西楚人,那才是最好的。
北越常年征戰,皇帝韓遜殘暴不仁,不止是這邊陲小城,只怕就算是京城中也多有惡名,讓人不敢反抗。只要給了他們一個機會,或許能夠讓這場戰爭變得輕鬆一些。
想要一舉剿滅北越,這並不是簡單的事,納蘭夜出兵並不是想多造殺孽,僅止於報仇一圖。若是能夠讓北越徹底併入西楚,那西楚的國力就會在十年之內,一躍居於首位,遠超東宛。
此舉是冒險的,納蘭夜也不能確定這些前往西楚邊境的北越百姓會不會鬧什麼事端,甚至其中有沒有潛伏北越的奸細,他也不能確定,一切都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就在西楚的軍隊再次北上,五天之後再次攻破北越沭陽城,京城中的達官貴人和一眾皇親國戚終於慌了。剛剛才調集大軍準備抗擊西楚的來襲,可才剛剛趕到沭陽,就被埋伏在此的西楚大軍包抄,迎頭痛擊。
五萬沭陽守軍戰死三萬,兩萬投降,而前來支援的五萬大軍又中了埋伏,死的死,傷的傷,再次遭受敗仗。沭陽城主開門投降,西楚軍隊順利攻佔,訊息傳到北越京城,一片惶恐。
朝上,九成的朝臣上奏,要求北越帝韓遜調集大軍抗敵,否則等到西楚越逼越近,只怕不足兩月就會攻進京城。
御書房中,韓遜將御案上的一切都砸碎了,怒不可恕:“該死的納蘭夜,朕與你誓不兩立!來人,傳朕旨意,馬上調集所有……”
就在這時,傳來一個陰冷的女子聲音:“陛下,你要冷靜,對付納蘭夜可不是靠人多就能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