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遭遇過兩次暗殺後,洛青鸞越發小心。
將楚王府徹底排查一遍,包括下人丫頭和侍衛。只要是在楚王府幫工的,不管是做什麼,都要求必須查到身份來歷,這是最基本的。
比如丫頭是賣身為奴的,還是和楚王府籤的約,都要查到她們父母兄弟住哪裡,家裡有些什麼人,經由誰進府的等等。侍衛有一部分是楚王府招攬的私兵,這部分洛青鸞交給徐巍去詳查,另一部分是宮中安排的,洛青鸞則暗地裡讓南宮煜幫忙。
對於洛青鸞的大肆調查,顯然是加強戒備,南宮煜並不知道真實原因,但他也沒有奇怪。畢竟偌大一個楚王府,只有洛青鸞這個女主人在家,小心不為過。他很爽快的答應了,洛青鸞也承情,笑著說空閒了多寫個故事,免費奉送。
在臨近除夕的前幾天,洛青鸞終於等到了納蘭夜的回信。
信上說他已經在攻打北海城了,不過暫時沒有拿下,但讓她放心,他一定會攻克北海,儘早拿下北越回來見她。雖然納蘭夜寫的內容和洛青鸞從南宮煜那裡聽到的訊息大致相當,而且納蘭夜不想洛青鸞擔心,寫的並不詳細。但就算是寥寥數語,洛青鸞也能想象的出納蘭夜經歷了多少危險,承受了多少壓力,更不要說他先暫後奏的決定給那群朝臣帶來多麼驚人的影響。
就算是足不出戶,洛青鸞也聽到了風聲,就是有關納蘭夜西遷北越百姓,讓他們併入西楚的事。
對於此事,朝中大部分官員包括皇帝南宮擎都是樂見其成,並且支援的。因為這些北越百姓並不是遷入西楚的繁華之地,只是送他們去邊陲或者人煙稀少的西北方,這對於西楚來說絕對是好事。
不但增加了勞動力,來年能夠產出更多的糧食,而且誰都知道,要論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人多不多。如今納蘭夜一個舉措,不但減少了北越的人口,還讓西楚的勞力增多,從長遠看來,這絕對是利國利民的。
對於吏部一些官員來說,這些北越百姓佔據的城郡,人口多了必定要嚴格管控,這就需要朝廷指派更多的官員。這些官員都是由吏部選出,這就提升了吏部的威名和作用,一想到未來沒多久就會有眾多的官吏來討好巴結走後門,吏部尚書石範臣最是熱心的促成此事。
至於後續一系列的影響,比如西楚的人口多了,吃穿住用行都會產生連鎖效應,會刺激稅收提高各種收入等等,也是對西楚大有好處。
因此,當納蘭夜將這一決定上書回朝後,朝中眾人立即展開了詳細討論,南宮擎甚至在一天就受到了上百封奏摺,都是闡述此事並大書己見,想要在皇帝面前做一番功績的,引得南宮擎最近越發忙碌。
但是,持反對意見的也不少,約有三分之一。
這一部分官員提出的最大反對意見就是,這些北越人可不是心甘情願來西楚的,而是在楚王佔領了他們的家園後被迫遷徙。若是這些懷著仇恨的北越人來了西楚,一定會對圖謀不軌,甚至從中破壞,燒殺搶奪伺機報仇等等,總之說納蘭夜此舉對西楚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讓南宮擎必須儘快制止。
每天的朝會,群臣就在爭執中開始、結束,但漸漸的,因為皇帝南宮擎的態度,已經開始選拔官員前往西楚邊城管理這些北越平民,眾人也自覺的不再多嘴。既然皇帝都決定了,他們作為臣子的難道還能再反對?不如早點做點實事出來,管理好這些遷徙的平民更為實在。
一系列的舉措太多,南宮擎更是萬幸今年不打算舉辦喜宴,他實在忙不過來,有太多的事需要忙碌。皇后蘇怡雖然懷著孕,但自從前段時間因為莊才人的死而警醒了其他嬪妃,後宮一直安穩平靜,再也沒鬧出事來,她也多了一些閒暇。
按照品級給官員的家眷們送去了犒賞,蘇怡的心思就放在和洛青鸞小聚之上。等到除夕頭一天,洛青鸞又接到了宮人的提醒,說皇后娘娘明天在流蘇宮設宴款待楚王妃,讓她務必記得,可不要臨時有事耽誤了。
“小姐,家裡已經收拾好了,送給皇后娘娘的禮物也準備好了。”
臥房中,洛青鸞懶洋洋的躺在繡錦鯉戲蓮靠枕的軟榻上,手裡捧著本時下京城裡正流行的話本子,看的正興起。聽見黛月的聲音,她抬頭一笑:“準備了些什麼?”
後天就是除夕了,雖然楚王府裡只剩洛青鸞一個主人,但畢竟下人不少,她還是讓黛月吩咐下去,弄得喜氣一點。畢竟是過年,而且她又懷孕了,那些下人丫頭不知道,洛青鸞也有心找個藉口,犒賞他們一下,不枉他們這一年來盡心盡力的做事。
院子裡的迴廊上已經掛滿了時興的宮燈,每一盞的花紋都不同。到了夜裡全部點亮,驅散黑暗,也讓人覺得今年的冬日沒那麼冷。
下人也分到了洛青鸞發下去的賞賜,銀裸子錢串的自然少不了,還給丫頭下人管家們各自送了兩套冬衣。過年的臘肉、燻雞、火腿,還有從莊子上收貨的蔬菜糧食,也分下去不少。眾人喜氣洋洋,做事都更有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