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第四!”名叫玉兒的小公子,跟納蘭長逸是同學,也在天星館讀書。
聽雨軒是一家茶樓,在青鳥行斜對面,青鳥行沒有開的時候,他們家的生意也不能說是慘淡,但至少,她自己是覺得不夠的。
因為就在三個月前,她的兒子還讀不起天星館,那時候青鳥行才剛開,一開業,生意就被擠爆了。
聽雨軒曾幾何時,也十分的妒忌,因為同時女人,她很嫉妒洛青鸞,為什麼她家一開業生意就這麼好,而她聽雨軒的茶,那麼好,卻沒人懂。
那一段時間,看到青鳥行的人每天都在她的店裡來喝茶,她脾氣都不是很好。因為她覺得這些人都是因為要去青鳥行,在街上排隊排的累了,口渴了,實在是無奈之下才到她店裡喝茶的,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聽雨軒客人。
所以那時候店裡一下子被人擠滿了,她也沒有開心過,反而每天帶著情緒服務這些客人。有一次她還聽到這樣一句話。
“老闆娘,的茶真不錯,不過要是多笑一笑,這茶,肯定更好喝。”
那時候她並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殊不知,她多年攢下的茶藝,就在青鳥行開業的那幾天,迅速的俘獲一批客人。就在這個時候,青鳥行遭遇第一次關門事件,街道上一下子人清空了。
她店裡的人又少了,之後陸陸續續,青鳥行經歷了幾次開門關門,開門關門,她的生意也跟著時好時壞。
前幾次她都盼著青鳥行倒閉,可是後來安雅居開業了,人流量都不往這邊走到時候,她才發現,其實青鳥行給她帶來了不少的生意。
她也是那時候一個月做一回總賬,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她的賬戶裡多了那麼多的錢。
也就是這個時候,青鳥行重新開業了,她的生意又回來了,她才知道,原來聽雨軒的生意在不經意間,已經和青鳥行息息相關。
青鳥行離不開大家的支援,大家也離不開青鳥行。莫建臣公佈的這一榜單讓許多人第一次真正的嘗試去了解自己的生意自己的店。
現在店裡好多人,都是在去青鳥行之前,先到聽雨軒要一壺茶,有的帶走給小孩在青鳥行喝,聽雨軒專門有為小孩子特製飲品,有的趕路回家的,也會拿一壺茶。
生意確實好了不少,但是她根本沒有想過,自己一個小小的茶館,能排上第四?老闆娘想起來這段時間的辛酸,再看到這樣的榜單時,突然熱淚盈眶了。
“娘,怎麼哭了?”小公子見孃親流眼淚,忙抱住了孃親。
“娘是高興。”聽雨軒的老闆娘高興的流著眼淚,緊緊的抱住了兒子,這也算是對她以往付出的一個認可吧。
這麼多年的辛酸沒有人知道,但是當她看到這樣一個榮譽和認可時,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當即抱著兒子,往回家趕去,她一定要好好謝謝青鳥行。
北郡城的商戶何止一千家,聽雨軒能從一千家商戶當
眾脫穎而出,走進人們的視線,生意一下子好了起來。而百強榜單上的其他商戶,也在與此同時,算是真正的認識自己一回。
納蘭府的門檻快被人給踏破了,太熱鬧,只因聽雨軒的改變,眾人也意識到,青鳥行對他們的重要性。
經過這次事件,也明白了太多的道理商戶信譽榜的推出,讓北郡城的商戶們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安雅居的案例很好的給他們一個警示。
而聽雨軒的轉變給告訴人們,不要小看一家小小的茶樓,哪怕一文錢一碗茶,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天也會給回報。
那些排在聽雨軒後面的,不防有一些金店,錢莊,酒樓等等,他們的生意不是不好,只是沒有聽雨軒做的好。至於那些作惡多端的商戶,已經被永久剔除信譽榜單之外了。
“從沒有感覺北郡城的空氣這麼的好啊。”做完了這件事情的莫建臣,和魏天林兩人到金陵山來視察專案的進展。
他們在金陵山上俯視腳下的土地,從沒有感覺北郡城的氣息這麼的清新過。
“呵呵呵。”魏天林笑著,“洛夫人給寫的那一套機制,不錯吧?”
在幾天前,洛青鸞曾說過,要給莫建臣弄一套信譽體系,當時他以為,這體系弄出來,起碼也的幾個月吧。沒想到洛青鸞幾天時間就寫好了,不僅每一條都寫的非常的清楚,而且改寫的也全都寫到了,可謂是滴水不漏。
他實在太佩服洛青鸞了,以前只當她是個難得的才女,現在看來,簡直驚為天人。
“不錯不錯。”莫建臣十分滿意的點點頭,“雖然洛夫人說後期還需要完善,不過我覺得,就現在的北郡城而言,這套機制用個十年八年的,應該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