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熲回去重寫他的奏摺,蕭夏回到了官衙,中午和高熲談話時蕭夏提到了東萊郡的五十萬難民,他回來幾天把這件事忽略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他親力親為,這也是蕭夏知道有這個情況,但並沒有干預的原因,尚書行臺一直在做安置難民之事,蕭夏只需要瞭解這件事的程序。
回到官房,蕭夏立刻讓陸邈把劉文靜請來,不多時,劉文靜趕到了晉王官房。
劉文靜行一禮,“殿下找我有事?”
蕭夏擺手笑道:“請坐下再說!”
劉文靜坐下,蕭夏這才問道:“我中午和高公吃飯時提到了東萊郡難民,我想了解一下那邊五十萬難民的情況?”
劉文靜笑著搖了搖頭,“現在不是五十萬了,而是七十萬,卑職一早剛接到魏徵的飛鴿快報。”
蕭夏倒吸一口冷氣,他離開時是五十萬,現在才過去十天而已,怎麼會一下子增加二十萬人?
“發生什麼事了嗎?”
劉文靜點點頭,“好像是東平郡的軍閥孟海公和魯郡軍閥徐圓朗為了爭奪濟北郡而爆發了戰爭,導致濟北郡和齊郡的大量百姓逃到東萊郡。”
“東萊郡能承受得住嗎?”
“目前是有點吃力,否則魏徵就不會發鴿信給我,卑職建議從東萊郡接回一部分難民,往江南道西部各郡安置。”
蕭夏點點頭,“由你們決定吧!草擬好方案後我來批准。”
“感謝殿下信任,另外還有一事,北海郡刺史張凡派人找到魏司馬,提出讓我們派兵去北海郡剿匪。”
“北海郡又有什麼亂匪?”蕭夏眉頭一皺。
“還是高士達,他們在高密郡徐山被吐萬緒軍隊擊潰後,帶著殘兵三千餘人又逃竄到北海郡,盤踞在齊郡和北海郡交界處的牛山,搶掠糧食,禍害百姓,不久前又搶掠了臨淄縣,北海郡的官員極為擔憂,懇請我們出兵,並同意剿匪後,我們可以長駐北海郡。”
蕭夏沉吟片刻道:“可以讓秦瓊率軍去北海郡剿匪!”
目前江南軍駐紮東萊郡有兩萬人,包括秦瓊的第十四衛六千人。
蕭夏當即給軍部下令,同意秦瓊部進入北海郡剿匪。
次日黃昏時分,元孝矩來到位於城南的一座道觀內,道觀叫做太乙宮,是延陵郡最大的道觀。
元孝矩跟隨著元文真來到一座小院內,這裡是道觀的貴客院,一些有身份的道士來太乙宮掛單就會安排住在這裡。
走進小院,一名小道士上前行禮道:“可是元家主到來?”
元文真點點頭,“你家師祖呢?”
“師祖在房內等候,兩位請!”
元孝矩跟隨侄兒來到內堂,只見堂內站著一名鶴髮童顏的老道士。
“無量天尊,歡迎元家主!”
元孝矩點點頭,打量老道士一眼問道:“你就是蕭巖?”
“蕭巖是幾十年前的俗家名字,貧道蕭漸離!”
元孝矩冷冷道:“你叫什麼名字都和我無關,我只關心你所說的是否是真?”
蕭漸離取出一隻炮仗,放在桌上點燃了,忽然‘砰!’一聲爆炸,聲響如雷,嚇了元孝矩一跳。
蕭漸離笑眯眯道:“這是我自己製作的紙火雷!”
元孝矩眼睛一亮,目光立刻變得生動起來,笑呵呵道:“看來我不會枉跑一場。”
“家主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