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
劉老三愣了一下,眼中精光一陣閃動,回想著千戶的話,幾息後脫口而出:“你是說官職?”
“對!”
李秀才點了點頭:“你想想為什麼千戶大人說是成為屯田官和庫大使,而非其它的官職?
屯田官是做什麼的?統計屯田畝產數量的,庫大使則是管理軍械、糧倉的出入登記,軍械和軍屯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民間……或者官府這一塊的工作。
西域那個地方雖然大,但漫天都是戈壁灘、沙漠等等,可用耕地不算多,可千戶大人依舊是提了這個兩個官職,那就說明可用耕地可耕種出來的作物是大明最急需的。
再者,西域即便是被打下,也需要多年的時間來同化,而我們曾經身為錦衣衛的暗線,或許還會和錦衣衛搭上關係的,
而屯田和庫大使會與當地百姓接觸,若是打探到有用的情報,藉助錦衣衛這條線,晉升還不是輕輕鬆鬆?
再退一步講,以烏斯藏為例子,去烏斯藏的官員等等俸祿是內地的兩三倍,等我們老了,估計能存個幾百兩銀子,再回內地養老唄。”
“老李,你這腦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靈活。”
“那是,要不然怎麼能被錦衣衛看上!”
李秀才很是自豪的自誇了一句,然後臉色的嚴肅了起來:“老三,有句話我得提醒你!”
“你說!”
“估計此次不止我們兩個人給了選擇,我們的分析別往外伸張,選擇去的少了,我們競爭就小了,機會就大了。
另外,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若是捅出去了,打亂了朝廷的佈局,那我們倆可就得倒大黴了,你這幾天別他媽的喝酒了,免得嘴把不住門。”
“老子是愛吹牛,但又不是他媽的傻,否則這評報人的身份還能幹三四年?”
劉老三白了李秀才一眼,然後拿起桌上的一疊紙張:“行了,先合計合計這個吧,雖然要走了,但這最後一單活必須得乾的漂亮。”
“得咧!”
兩人相視一笑,湊到一起慢慢的翻看著文書,小聲的討論著。
與此同時,整個北京城中到處都是議論之聲,不讓大量百姓聚集在一起討論,還不讓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拉家常?
“知道海貿賺銀子,沒想到竟然會這麼暴利,太誇張了。”
“朝廷這是搞什麼,這麼重要的事兒怎麼會以告示的形式張貼而不是大明日報,而且只是一個大概的資料,各個大類都沒有寫,莫名其妙。”
“這你就不懂了吧,朝廷故意的,真要是放在大明日報上,你買了一份不得時不時的拿出來看看,然後琢磨一下是不是自己也行?
你信不信,這些告示明天早上就會撤掉,目的就是不想讓我們瞎想。
至於說各大類的資料沒有公佈更好理解,就是不想引發跟風,繼而搞成了通貨膨脹,出現貨物積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