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歸聽了,被這話堵得一愣一愣的。他夫人也道:“是啊,老爺,那唐自榮到底能有什麼好,你這麼忠於他?”
慕容歸被兩下擠兌,急毛了,就說道:“好!好,好!你們要去那太平汗國,我不攔著!你們走!你們現在就走!”
說著,慕容歸拔出劍來,竟是要自殺!
徐文虎一見,心說,可不能讓你自殺,你自殺了,他們更不可能走出這並縣;而且,你是我徐文虎設計奪取並縣的一顆重要棋子兒,哪能讓你死呀!再退一步說,你現在死了,詩劍詩君兄弟兩個也沒法給你送豬頭祭呀!
徐文虎於是就上前來奪慕容歸的寶劍。
慕容夫人沒有能力奪下,慕容家三姐弟是變起倉猝,事出不意,來不及奪下,此時,也真個兒的只有徐文虎來奪下慕容歸的自殺之劍。
慕容歸見徐文虎來奪劍,手腕一翻,就要反抗,哪知徐文虎武藝並不低於他,用了個小金絲纏腕,同時,屈小指一彈,正好彈在慕容歸右手脈門上,慕容歸右手一麻,劍就被奪走了。
慕容歸雖然是激憤之中,卻並不糊塗,當時心下大吃一驚,喝道:“徐文,你究竟是誰?”
徐文虎哈哈笑道:“慕容將軍,你看那畫兒,分明是已經有了些日子了;你看那題詩,卻正是我徐某人拿來給你看時,那李詩君親筆題寫的。這樣的女婿,你還不想要?
至於我,我是誰?我本是昔日之京城高人——今天之大都名儒厲文山的弟子,當今太平汗國講訓營主管,中軍參議,文伐謀主徐文虎是也!
慕容將軍,我徐文虎只須輕輕一句話,就可以讓大西汗皇視你如仇敵,讓你全家落入虎口!今日情勢,你是同意呢,皆大歡喜;不同意呢,你家破人亡就在眼前!
何況這大西汗國,唐自榮倒行逆施,輕於殺戮,民心思變,莫非慕容將軍不知道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慕容歸聽了,長嘆一聲,往後一退,跌坐在太師椅中,無語。
慕容夫人見了,就趁機勸說道:“老爺,你想開來看,人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老爺你看看,我們投了太平汗國,嬋兒娟兒的婚事就有著落了,兩個女婿,一個是汗皇,一個是元帥,你能沒有面子嗎?
在這大西汗國,能有什麼前途?
你年輕時候常跟我說,大同汗國,上位者君不為國,下位者人不修己,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你空有本事不如人家有個好阿爸。
後來,大西汗國成立,你也常感慨說,大西汗國風氣,與大同汗國一個樣兒,只怕難保長久。
如今,好機會擺在眼前,你同意了,咱們就是真正的皇親國戚,這可是咱們兩個女兒的光輝喲,強過在這並縣做個小小的守將千萬倍呀!女兒女婿的光你不沾,你這是何苦呢?
再說了,人家徐先生,為著兩家親事,跑到並縣來,容易嗎?那可是一不小心,就要掉腦袋的嘛!”
徐文虎也說道:“慕容將軍,您看了那畫像,想必也知道李詩君對令愛慕容娟姑娘的情意,那是感人至深呀!
還有那太平汗皇,一國之君,也是低聲下氣,向您慕容家求婚。這種好事,那是打燈籠也難找到的喲。
何況太平汗皇,我那師弟李詩劍,立志要為這世界重開太平,造福萬民,實是有為之明君呢。
想必將軍你應該聽過那《太平汗皇太平歌》,如今不分國界,但有人煙處,老百姓都愛傳唱,為啥?老百姓盼望太平,巴望過上好日子——千里稻浪湧,萬戶桑麻栽——這樣的太平景象,難道說,將軍您不希望看到嗎?”
慕容歸聽了,先是嘆了一口氣,繼而才說道:“徐先生所言,我慕容歸自然也是明白的。只是,哎,我若是臨陣叛變,只怕會留下千古罵名喲!”
慕容亮道:“阿爸,什麼罵名?要依我說,投奔明主,建功立業,留下的是千古美名,怎麼可能會是罵名?”
徐文虎也笑道:“慕容將軍,你看,令郎說得多好呀!投奔明主,建功立業,必享美名。書於竹帛,垂於青史!且將軍歸順太平汗國,日前就有大功一件,唾手可得,不知慕容將軍可有這個意向?”
慕容歸道:“什麼大功唾手可得?容我想想——莫非徐先生的意思,是要裡應外合,讓我慕容歸獻了並縣?只是目前並縣,我雖是守將,但並無號令全城的權力;目前本城最高權力,只在左軍都督仲君禮與左相哈君寶手中。”
徐文虎道:“這也不要緊,只要是將軍值守之日,開啟城門,放太平軍入城即可。”
慕容歸道:“若只是要我獻了城門,這也不難。不過,我有一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