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劍點頭道:“好!這麼著,我軍一明一暗,兩路進攻。弟弟你領兵明攻順義州西邊的洛縣,那裡是朱武大軍錢糧府庫所在,弟弟你攻其必救,吸引朱武的注意力。今天午時就出兵,聲勢要大,越大越好。
今天我先到維縣,明日黃昏自維縣出發,夜襲朱武的順義州本城,務必生擒朱武。”
於是兄弟兩個,各領一萬人馬,出發了。
先說李詩君這一路人馬,一路上大造聲勢,兵馬攢程,剛剛出了南安州,臨近洛縣,那邊朱武並洛縣守軍都早已知道了訊息。
洛縣守軍只有五千人,統將張龍聽說李詩君領兵一萬人來打洛縣,與部下商量道:
“聽說這李詩君極其勇猛,人稱屠馬將軍,連天下第六的燦銀錘馬榮都不是他對手,我們怎麼辦?”
商量結果,便是向朱武求援,朱武那邊自兩天前失了南安州,便不斷派出流星探馬,時時打探李詩劍這邊的訊息,因此,李詩君要打洛縣,朱武自然也有準備:
兩天前南安州失了,朱武早已聚集眾將商量怎麼奪回來。
只是馬榮被俘,眾將之中更無一人是那李詩君對手,一時選不得領兵統將。如今聽說李詩君攻打洛縣,只得派兩員將領,領兵一萬增援,並命令道:
“只宜堅守不戰,待到李詩君糧草不繼,那時他自然退兵!”
李詩君兵入順義州境內卻放緩了速度,他的軍機參議趙平元不解,問道:
“將軍先前攢程行軍,為何現在卻又放慢了速度?我們正當加速進兵,一舉打下洛縣呀!”
李詩君笑道:“趙將軍,你只須沿途多設旗幟以作疑兵,為我軍大張聲勢,只誇說我軍增兵到三萬人即可!
我現在緩行軍,下一步還要包圍洛縣,只作樣子,圍而不打呢!趙參軍,洛縣投降之日,你就會明白一切的。”
早有朱武部下探馬回報:那屠馬將軍李詩君,聚得援兵,共三萬人往洛縣來來!
朱武得了信兒,嘆道:“若是洛縣不保,我大軍無處接濟,這可怎麼辦哪?”
朱武部將中有個叫衛信的說道:“天王,那李詩君的人馬到了哪裡了?”
朱武道:“據探馬報告,離洛縣還有一百多里路。”
衛通道:“天王,那李詩君離洛縣本有三百里路程,這半天功夫就趕了一半路程,如此速度,只怕是要搶在援兵前面奪我洛縣。
天王可以派信使通報陳通、高遠二將軍,讓他們加快行軍,趕在李詩君到攻城之前到達。明天早上,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加派援軍,您看怎麼樣?”
朱武聽了,連聲稱是。不料信使未發,探馬又報:那李詩君放緩了進軍速度!
朱武道:“衛將軍,這是怎麼回事?”
衛通道:“天王,李詩君這麼做,其中必有古怪!莫非他們是要吸引我軍救援洛縣,另有所圖?
天王,那李詩劍與楊李詩君兄弟兩個,據戰報來看,不僅極其勇武,而且極有謀略!李詩君作出如此姿態,只怕是假像,不知那李詩劍此時人在哪裡?”
朱武道:“據探馬報告,此人現在正在南安州練兵選將。”
衛通道:“若是如此,看來他們是要集中兵力奪我們的洛縣。若不是如此,末將擔心,那李詩劍會來偷襲我們呀。”
朱武聽了,就說道:“衛將軍說得有道理,不過,南安州距離我這裡有六百里路,哪能長途偷襲不走漏風聲?不過,衛將軍既然說到這一點,我們自然也要加強防備。”
話說李詩劍大軍隱蔽集結到了維縣,準備長途偷襲,也時不停地派出流星探馬。得知朱武加強守備,心中又生對策:
令紀小虎領五千兵,中軍打起李詩劍旗號,疾奔順義州東面三河縣,聲稱與西路李詩君分進合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