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長達十日的反覆對比、反覆試驗。
終於找到了那個最佳負能量濃度比,並且發現,這種變異是一個漸進過程。
負能量濃度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最終變成幽靈葡萄酒的正式形態。
只要幽靈葡萄酒發酵釀製成功,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很多。
經過更多的研究和對比發現,相比起人為引導負能量灌注幽靈葡萄酒,那種在莊園中接受天然負能量灌注的口感更好、相對更純潔。
因為負能量與情緒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絡。
那些人為引導的負能量,裡面往往會摻雜著屬於當事人的負面情緒。
若是引導能量者,當時悲傷情緒作為主導,製作出來的幽靈葡萄酒總體是偏苦的。
若是憤怒的情緒做主導,則是偏辣的。
若是哀怨情緒做主導,則是偏苦澀的。
味道變怪也就罷了,就連飲用者的情緒,也將會不知不覺的被幽靈葡萄酒中蘊藏的情緒所影響——這個也因引導能量者和飲用者的實力而定,若是兩者懸殊越大,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也不能說一點用也沒有,畢竟市場上,總有那些獵奇者,但是終歸是少數。
或者說,他們購買了幽靈葡萄酒後,並不是單純的飲用,而是另作他用。
黛芬妮與維克他們成立的酒桶裝置供能實驗室,不僅僅是研究酒桶裝置的新供能系統那麼簡單,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將會衍生出一些列的課題。
比如適合取代幽靈葡萄酒的液體。
比如如何讓酒桶裝置中儲存一部分幽影能量,作為應急能量?
如何進一步最佳化酒桶裝置的供能系統?
如何調整酒桶裝置的身體佈局,更充分地利用能量?
如何進一步挖掘幽靈葡萄酒的潛力,開發出更多用途,飲用之外的用途。
其他暫且不說。
幽靈葡萄酒飲用之外的用途,確實被黛芬妮拓展出不少。
經過維克這麼一提醒。
眾人才想起來,幽靈葡萄酒現在可是一種魔法葡萄酒,若是單純的拿來飲用,想法未免太過狹隘了。
一些魔法用途,才是正兒八經的。
一些東西,阻礙他們的,並非單純能力,還有思路。
當思路開啟之後,便赫然發現,前面還有一個龐大的世界等待著他們,新東西將會翻湧而至。
魔法葡萄酒是很多出產自幽影位面施法材料的有效替代品,效果雖然差了一點,但是入手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自凡是需要跨位面的施法材料,就沒有便宜的,尤其是幽影位面這種以兇險著稱的位面。
很多施法材料,都是以百金、千金每克來賣的。
另一個好處就是,通用性比較強,帶一瓶幽靈葡萄酒就能作為十幾種施法材料的替代品,豈不是一件很省事的事情?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