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差不多,肯定選家鄉啊!
對方似乎知道陳晨心中的答案一樣,很快再次發來了段資訊:“華大、海大,又不是傻瓜。面對本地學生、外地學生做選擇時,肯定會優先選擇本地學生。外地學生想獲得同等的重視,要更優秀幾倍、十幾倍才可以。說白了,就是信任程度,決定了側重選擇。華大、海大,始終對外地學生,有著更多的提防,擔心人才回流。”
陳晨沉默了好長時間:“那你意思是?”
對方几乎秒回:“東山大學!”
陳晨這次是真的不明白了,東山大學是不錯,可確實比不上三大;
他成績明明能進三大,為什麼要選東山大學。
陳晨猶豫了下,不死心道:“為什麼?”
對方這次沒有立刻回話,等了好一會兒:“就像之前所說,三類學生更受重視,同樣適合你這個情況。你是東山省的,這佔了一條;你的綜合成績,如果去三大,可能只是一般、中游,但在東山大學,卻是還算不錯的,又能勉強佔個半條。剩下一條,不知道你有沒有,但你起碼佔了一條多、近兩條。你說,你如果去東山大學,會不會更受重視?”
陳晨楞了下,不由有些心動,但猶豫了下,還是不明白道:“所謂的重視,到底是?”
對方很快給出瞭解釋:“重視,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先說個離你近的體現,你進重點高校,得選擇專業吧?你去華大、海大,很大可能只能進個一般的專業,乃至冷門專業。可你進東山大學,就能選個相對更好、乃至最好的專業。專業的好壞,意味著校方資源的傾斜力度,間接影響了你高校在讀期間的成長。”
陳晨還沒來得及完全消化,對方几乎沒有停頓、又發來段資訊:“說完近的、再說個遠的。你終歸有畢業的那一天吧?不管你從政、從軍、從商,只要你足夠優秀,學校都會扶你一把、送你起飛,讓你度過最初、最艱難的時期。”
對方緊跟著又發來了個解釋:“用個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假如你從商,直接給你個天使輪融資。在這一點上,你如果選華大、海大,不是說完全沒有可能,但你要比本地學生,優秀幾倍、十幾倍才能爭取到。更重要的是,所謂優秀幾倍、十幾倍,在學生期間,很難證明、量化,那怎麼辦?只能靠主觀意識評定,這又迴歸到了信任程度,決定側重選擇上了。”
陳晨不由陷入了沉默。
他又不是傻瓜,加之對方說得也夠簡單、通俗;
更重要的是,諸如此類的例子,在身邊隨處可見;
原始資本的累計,往往是最難的;
最初的階段,攔住了太多太多人;
就拿從商來說吧,很多人就是沒有最初的資金,連機會都沒有;
比如隔壁的劉叔,如果有筆資金,未必不能做大;
可最初這筆資金,哪裡來?
靠存嗎?存到老、都不夠!
那靠什麼?
融資,不是唯一的一個選擇,但絕對是最好、最乾淨的一條路!
可別人憑什麼投資?誰認識誰啊!
投資,起碼在最初階段,投的都不是產業,投的是人!
想要被投資,得先證明自己!
如果能在學院內脫穎而出,無疑會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給別人打工的話,可能要打上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才有可能嶄露頭角!
對方這時候又發來了段資訊:“你好好考慮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