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葉英凡卻對此有著另外一些不同看法……
從黃思雨入場到現在,看似沒有朝著那種一出場便萬人敬仰,緊接著口若懸河將眾人說的心服口服,暈暈乎乎的直到最後才發覺屁用沒用的狀況發展。
不過,這一點卻是因為其個人形象的緣故。
畢竟一個絕世美女在眼前,讓人心生仰慕之情很容易,但若是讓人剎那間心悅誠服,絕對不是一個照面便能做到的事。
而黃思雨顯然對這一點很清楚,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那些話。
如果有心注意的話,那些讓大部分人都心懷不滿,“真理”一樣的話,其實無一例外都以問句結尾。
這種方式,在無形中便造出了一種氛圍,一種黃思雨的問題,自己回答不了的感覺。
說實話,這種方法,有些類似於傳銷的洗腦術,但卻是出奇的有效!
而如果不是葉英凡一開始,心思便沒有全部放在黃思雨的演講上,會不會中招還真是有些難說。
“黃總,既然您說研究成功企業的想法是錯誤的,那麼我們應該研究那些失敗的企業嗎?”
一個戴著眼鏡的男子,面帶不解之色的舉手提問道。
黃思雨搖搖頭,解釋道:“我覺得大家的思維都應該改變一下,無論哪一家企業,都有值得研究的價值……至於是否成功,則要看你判斷成功與不成功的標準是什麼。”
“這個標準不用我說,我想在座的所有人,包括我本人在內,都會以是否盈利來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成功。”
“我想,這一點沒有人會否認吧?”
場中之人盡都沉默不言,顯然預設了黃思雨的說法。
“事實上,任何企業的做法都不能說是錯誤,因為每一個決策,相信都是為了能讓企業更好,區別在於是誰去做。”
蓮步輕移,黃思雨自信無比的說道:“同樣的做法,換成另外的企業去做,很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這一點希望大家有所瞭解!”
聽聞此言,眾人若有所思,認真的思考起黃思雨的話來,卻發現當真就是那麼一回事。
同樣的做法,同樣的舉動,可能就因為兩者之間的些微差距,便能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無疑是值得人仔細研究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的做法,換成不同的企業去做,卻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呢?
可惜,黃思雨並沒有給眾人太多的思考時間,便接著說道:“我可以毫不掩飾的告訴大家,思語集團之所以能夠在海江市立足,並非是參考了成功企業成功的經驗。”
“而是專門參考了成功企業失敗的案例,以及沒有成功的企業,為什麼沒有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