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瑀!不是建安七子之一嗎?“劉辯想到建安風骨,心思一轉,突然連冒了幾個念頭出來。
“元瑜兄想必知道近日謫仙人正在中山郡以文會友,不知有沒有雅興前去一訪?”
阮瑀見中山太守親口相邀,不禁大喜過望,自從來到冀州,這裡名士雖多,但由於冀州近來不太安寧,眾人都將眼光看向清河郡,對詩文之事並不熱衷。
阮瑀想求見田豐、沮授,卻見不著人,而審配只在府中讀書,誰也不見,這才想到這摔琴獻文之計,好讓自己的文采能讓眾人知曉。
如果能得到謫仙人的讚賞,比摔一百把琴還有效果,阮瑀剛準備回話,又見劉辯神秘地說道。
“元瑜可曾知道月旦評?”
月旦評,漢末由汝南郡人許劭兄弟主持,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品評、褒貶的一項活動,常在每月初一發表,故稱“月旦評”。
無論是誰,一經品題,立即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因而聞名遐邇,盛極一時。
許劭評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就是在月旦評中所說,漢末各位諸侯幾乎都被許劭、許靖兩兄弟點評過。
可惜月旦評的時間並不長,許劭避難到廣陵,許靖得罪董卓,兩兄弟後來反目友情不在,最終各走各路,月旦評便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劉辯從阮瑀摔琴求名聲的創意中看到了文人渴望為人所知的心理,想著還有很多寒門子弟沒有門路成名,決定回到中山郡就將月旦評和兵器譜建立起來。
鬼谷子的弟子入世,這事自己已經吹了不短時間的風,算算時機也差不多了。
中山已有盧植、華歆、程昱,邴原、管寧幾位大儒,再想辦法將鄭玄、蔡邕、楊修弄到中山,這副陣容比當年許氏兄弟強大太多,這是一個招攬人才的妙法,比招賢令還要管用!
劉辯初步準備由謫仙人主持月旦評,而武器譜則由月仙子主持。
想想貂嬋紅唇輕吐,“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黃九夏侯,不服來戰。”這場面一定非常有趣!
劉辯越想心中越樂,看著阮瑀滿身的傷痕,這才將嘴角的微笑收斂起來。
“漢興將軍,許氏兄弟離開汝南避難之後,月旦評便不復存在了。“阮瑀不無感慨地說道。
劉辯哈哈一笑,“現在謫仙人正在中山遊說大儒和才子,準備重開月旦評,元瑜可有意乎?”
“當真?”阮瑀一聽這話又驚又喜。
“元瑜在這裡安心養傷,無人敢再動你一根汗毛,然後與峰一起前往中山郡,實不相瞞,峰的文書小染風寒,並不曾隨軍前來,峰又大字不識幾個,這文書之事,簡直讓峰痛苦的……”
阮瑀聞絃歌而知雅意,掙扎著說道:“瑀願意為將軍執筆,以解將軍之憂。”
“哈哈哈,有元瑜相助,峰無憂矣!“劉辯仔細為阮瑀掖好被角。
“元瑜,安心休養,就算天塌下來,也傷不到你分毫。”
……
南皮,許府。
“史偉。“許攸看著面前這位年青人,“這麼說你父親就在漢興帳下?那可算是找到一顆又高又密的大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