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通驛站,比起江溪想象中更加火爆,大家也幾乎都是往縣城寄信,往其他地方寄信的人很少。
因為信件太多,本來打算三天才送一次的江溪,不得不將時間提前,變成了兩天送一次。或許是剛開業吧,大家以前從來都沒有寫過信,既想寄託那份感情,又覺得新奇。等時間一久,相信就不會再這麼忙了。
要說最忙的,還是非那位寫字的小老頭了,他說自己姓趙,於是大家都叫他趙老頭。
寄信的人多,鎮上不識字的佔了大多數,加上寫一封信只需要一兩文錢,大家都給得起,就連那些原本會自己寫字的人,都是給錢讓幫忙寫的,圖個省事和新鮮。
由於收的錢不多,所以鋪子裡面用的紙都是較差的那種,而不會選上好的宣紙。
為了減輕趙老頭的負擔,江溪還讓蓮子她們會識字的丫頭過去幫忙,李雪梅也自告奮勇。
上次李家人回去前,江溪就和二舅媽還有二舅舅說好了,讓李雪梅留在這邊。起初的時候,江溪舅舅舅媽還說這樣不好,後來是李氏說服了他們。
江溪在之後悄悄去問李氏,究竟是怎麼說服的,只聽李氏說:“這個簡單,我就告訴他們,雪梅年紀也不小了,該說人家了,這村裡就那麼幾戶人家,鎮上年齡合適的也不多,乾脆跟我們去縣城省城看看,說不定就看對眼了。”
江溪默默地給李氏豎了一個大拇指,果然他們大人才最瞭解大人,知道對方的軟肋在哪。
有了李雪梅和蓮子的幫忙,趙老頭才終於有喘氣的機會。
“我說你啊,當初我們家姑娘都說了,再招一個人進來,你非要一個人包攬了,現在知道累了吧。”蓮子一邊幫忙寫,一邊對著老頭道。
然而趙老頭聽了這話立即就反駁道:“你這姑娘說得不對,之前你們家說招兩個人,那也是輪著休息的。要是我運氣不好,到了這幾天還不是自己一個人來寫,所以招幾個那是沒有區別的。”
“沒有區別才怪呢,我們家姑娘像是那麼蠢的人麼。這幾天忙,當然是大家一起來做事了,等忙過了再輪著就行。”
“呵呵,你們家姑娘再聰明,那也沒有我聰明啊。你看,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這不還有你們兩個小姑娘在旁邊幫忙麼。要真是再招一個過來,你們肯定也不會來幫忙了是不是。”
“哼!你再這樣,那我們可就不幫你了!”蓮子氣鼓鼓的,說不過趙老頭,只能衝著他嘟嘴露出不高興的表情。手下的筆,依舊沒有停下來,還在奮筆疾書。
三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有的時候,江溪也會到鋪子裡面來幫幫忙,不過更多的時間,她都是在查賬。
再過幾天,他們就要去省城了。這鎮上一些鋪子的賬目,必須得查清楚了。
江家現在家大業大,招攬的人多了,溜奸耍滑的人也就有了,保不齊賬房和掌櫃的,不會在賬目裡面做手腳。
在眾多的賬目中,火鍋店和水果罐頭作坊的賬目是最為複雜的。
火鍋店,依舊是鎮上的第一大美食店,就連烤鴨店都沒有奪去它的光彩,每月進賬還是十幾兩銀子。水果罐頭作坊的賬目很繁多,全是一筆一筆的小賬,細算起來,一個月少說都有百兩銀子的受益。這,還只是鎮上的水果罐頭,省城那邊,現在賣得更好。
查完了這邊的賬目,驛站三天的開業時間也過了,江溪又得對這邊的賬。
驛站裡面收錢看著不多,好像只是保本,甚至在有些人看起來,江家做這個是要虧本的。可是,江溪算完賬下來,發現這三天時間,光是淨賺都有
第一天,一共寫信兩百二十三封,寄出去的有兩百五十六封,算下來就是一兩零814文錢。江溪家自己的馬車跑一趟下來,需要給馬匹餵食三十文錢的料,然後長工要帶十多文錢的乾糧。即便是除去了他們和趙老頭的辛苦費,還有買紙的錢,也至少還剩下一兩五錢左右。
第二天的時候,寄信的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在增加,連一些隔壁鎮的人都過來寄信。這天也是一個高峰期,達到了五百多封,這天江溪家淨賺三兩六錢銀子。
第三天寄信的人比第二天少了一些,還是比第二天高多了,有接近四百封左右,而且清一色都是讓他們寫信的。大家平日裡筆墨沒用,買了也是浪費,給兩文錢就寫一封長長的信,都十分樂意。
於是,就這樣。三天時間,江溪家又是好幾兩銀子的進賬,李氏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也被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