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公、禮部尚書、鴻臚寺卿楊大人到!”
伴隨著一連串的稱呼,穿過跪倒一片的眾人,楊玄感信步走進了驛站的大堂。
“朕已知貴國之心意。貴國棄暗投明,心向大隋,朕心甚慰,故遣鴻臚寺楊卿代朕…”
一個隨行的官員囉裡囉嗦地好不容易把皇帝的旨意宣讀完畢,無非也就是讚揚女國棄暗投明,兩國要永結盟好之類的。
一連串的繁文縟節下來,等到蕭煜有點不耐煩的時候,繁瑣的禮儀終於結束了。楊玄感也開始象徵性地跟女國的各位打起了招呼。
此時,整個大堂裡黑壓壓地站滿了人,有女國的族人,有鴻臚寺的下級官員,也有聞訊趕過來獻殷勤的驛站的低階官吏,而楊玄感正端坐在大堂的正上方,一臉的嚴肅。
“這位就是吐谷渾投靠過來的吧,不知該如何稱呼?”
正當蕭煜打算腳底抹油的時候,楊玄感的聲音傳了過來。
蕭煜一驚,條件反射地看向了楊玄感。
這一看不要緊,倒把蕭煜嚇了一跳。
剛剛自己有點不耐煩沒有特別留意楊玄感周圍的人,現在一看,周圍的人蕭煜倒是認識大半。
其中緊挨著楊玄感在旁邊坐下的便是之前左右不離其身的那個年輕書生,這個書生剛剛蕭煜隱隱約約也聽到了他的名字,好像是叫什麼李密。
旁邊的幾個人蕭煜也都認識,都是當初被楊玄感請到楊府的賢才會修道者部分前十名之內的人物。
更讓蕭煜大吃一驚的是,連當初大名鼎鼎的慕容師臣也赫然在列。
楊玄感這一說話,幾乎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蕭煜身上,李密和慕容師臣則不停地在蕭煜身上看來看去,看得蕭煜心裡直發毛。
“在下昊鏈拓。”蕭煜趕緊說出湯天然告訴自己的假名。
“哦?不知能否將貴使棄暗投明的具體經過告知?”楊玄感的話很是平易近人。
“是大人,在下…”
蕭煜將早已提前編好的故事娓娓道來。
關於自己投誠女國的故事,之前湯天然和自己已經推敲過好多次了,蕭煜倒不怕楊玄感聽出什麼漏洞來。
蕭煜最怕的就是自己的聲音了,易容術能改變蕭煜的面容,可是卻改變不了蕭煜的聲音。
蕭煜雖然已經刻意地變幻自己的口音,但是在楊玄感這個在宦海里沉浸多年的老官員面前,蕭煜心裡還是直打鼓。
果然,一聽到蕭煜說話的聲音,旁邊的李密和慕容師臣的目光便再次毫不掩飾地在蕭煜身上掃來掃去,讓蕭煜頓時一陣緊張。
“敢問貴使從小便一直在吐谷渾嗎?貴使的口音倒有點像遼東的口音啊。”
蕭煜說完,楊玄感還沒說話,一邊的李密首先開了口。
“在下在吐谷渾時曾經跟著商團在遼東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導致在下的口音有所變化了吧。”
蕭煜心中一緊。
楊玄感聽到李密的話也意味深長地看了蕭煜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