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章 送您一家大企業

說實話,油溪鎮的城鎮居民也就一萬人左右,鎮上的自來水公司,年生產自來水也不到百萬噸,一年下來除開各種開支,能夠給政府帶來200萬的利潤也就頂天了。

200萬的利潤,能幹什麼?

因此,作為一名鎮長,不,應該說是在華國當官的,都難啊!

尤其還是像油溪鎮這種比較偏遠、經濟基礎較為貧困的鄉鎮。

說起來,雖然鎮子坐落於長江邊上,境內還有一條鐵路貫通,整個鎮子還有8萬多口人,在地理位置和人口結構上來說,都是比較有優勢的。

然而,這8萬多口人,卻有7萬多人都是在偏僻的農村,即便鎮上的地理位置還算優越,那也架不住下面的貧困鄉村多,鎮子經濟發展不起來,完全是可以預料的。

因為,整個鎮上的產業,除了花生廠和柑橘廠兩大農業副產品加工廠以外,就只有一家塑膠製品生產廠能夠拿得出手。

幾十年來,鎮上的稅收基本上也就靠著這三家工廠度日,可以說是整個鎮子的支柱都不為過!

然而,和隔壁的青山鎮,不,和大部分的內陸鄉鎮一樣,像這種鄉鎮企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基本上就已經改革為了私人企業,鎮上的花生廠和柑橘廠就如此。

只有最後一個塑膠製品廠,由於之前還有點盈利,加上當時的鎮長力排眾議,仍然還能掛靠在政府單位。

只可惜,10多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發展,兩大農副產品加工廠倒是越做越大,也越活越滋潤;

然而因為一系列眾所周知的原因,比如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啊,管理不善、規模較小、地處偏遠什麼的啊……,當初這家和前面兩家齊頭並舉的塑膠製品廠就實在是難以為繼了。

到了現在,這家塑膠廠已經是負債累累;更何況,現在整個國家的大盤政策都在計劃著經濟轉型,像這種規模小、技術落後又高汙染高耗能的企業,結果只能是一個字——死!

鎮子缺了一根支柱,還怎麼發展奔小康?

所以說,當官的難啊,尤其是像他這種還有點抱負的父母官!

“謝謝劉教授的建議。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天聽了您的建議,我感覺也差不了多少。”

馮鎮長‘感慨’萬千,

“等到回去以後,我就按照您的建議,加快提升咱們鎮子的居民飲用水標準!我們鎮上能夠出現您這樣一位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真是我們的福氣啊。”

說得劉峰怪不好意思的。

“馮鎮長嚴重了。有您這樣一心為人民服務的父母官在,這才是人民的福氣。”

花花轎子眾人抬,兩人互相誇讚了對方几句,氣氛也因此變得越發活絡起來。

一方似乎有事所求,因此態度異常恭敬,小心維護;另一方也不好得罪這種地頭蛇,表現得也很是謙遜;幾人又天南海北的胡侃亂吹了一陣子,頗有一番賓主盡歡的模樣。

對於這位馮鎮長的來意,劉峰可不認為對方只是來請教自己一番有關居民飲水標準的,畢竟這種事情,只要是個當官的,都知道應該怎樣選擇。

抬手看了看時間,對於這些人的瞎扯胡侃,劉峰已經沒有這麼多耐心繼續下去了。

因此,乾脆就直接了當的趕人:“馮鎮長,如果您沒有什麼事的話,那我這邊就不多留了,我還有點事,您看?”

看到對方的意思,馮貴也不磨唧下去了:“劉教授,我們油溪鎮的村民苦啊!”

“哦?鎮長何出此言?”

“唉,您也知道我們鎮子的經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周邊10個鄉村,有5個都在貧困線周邊徘徊,另外5個也好不到哪裡去,基本上也就在溫飽線上一點;村民們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而我這個做鎮長的,卻不能帶領人民群眾發家致富,慚愧,慚愧啊!”

“呵呵,”

劉峰笑了笑,您慚愧關我什麼事?

還不是想來打我的秋風?

雖然應該不是什麼吃拿卡要貪汙受賄的秋風,只是來拉投資……

只不過,鎮子的情況他也瞭解,除了柑橘和花生兩大農業特產以外,周邊實在是沒有任何能夠拿得出手的特色,既沒有什麼交通便利,又沒有任何礦產資源,說一句窮鄉僻壤真不為過。

我能投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