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8章 初顯威力

上午,在安排完峰華研究所材料實驗室的相關事宜後,下午,劉峰便在京城科技大學和丁傳賢院士單獨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學術交流。

只不過,和柯老先生不同的是,丁院士更加擅長於無機材料、等離子塗層材料以及相關應用基礎科學的研究,尤其是在功能性無機陶瓷材料領域,更是聲名遠播,但在金屬材料、尤其是劉峰現在從事的常溫超導材料上接觸不多。

因此,這一次的交流,雖然劉峰的收穫也非常多,但對他當前的研究並沒有多少助力。

儘管如此,兩人之間的交流依然進行得非常愉快。

尤其是丁院士,對於劉峰在無機材料和等離子塗層材料上依然博學的知識面感到非常震撼。

以至於讓他都產生了一種錯覺,劉峰根本就不像是一位只有19歲、和他孫子的年紀差不多大小的年輕人,反而更像是一位皓首窮經、學富五車的老者!

怪不得人家年紀輕輕就能夠取得如此成就:

有這般廣博深厚地學術功底,再加上年輕人充沛的精力,輔之以天才的靈感,他不成功,還有誰能夠取得成功?

……

在和丁院士交流完後,劉峰便又急匆匆地趕回了寧波材料研究所。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儘管透過計算程式,他已經將目標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路線排除了七七八八,可即便剩下的這些研究路線,依然需要進行龐大的實驗去嘗試和驗證。

只要常溫超導材料一日未能投入生產運用,超級對撞機的完全國產化便不可能取得成功。

只不過,接下來的實驗,他已經不需要自己一個人全程操作了。

崔崑院士那邊,經過這一次的學術會議後,這位固執嚴謹的老先生,終於認同了劉峰對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路線,主動放棄了在低溫超導材料方面的研究,將研究所大部分的資源都安排到了常溫超導的課題上。

如果實驗順利的話,劉峰便能再一次充當起甩手掌櫃,將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發工作,全權交到崔院士手裡。

只不過,事情的發展並不能總是按照他的預料進行,而且,他也再一次低估了他公佈出來的幾種材料學相關計算程式的影響力。

……

華國工程院魔都矽酸鹽材料研究所。

敏感功能陶瓷實驗室。

“什麼,暫停實驗研究進度,等候通知?”看完同事拿來的這份由實驗室主任丁院士以及研究所領導一致同意的通告,張空忍不住驚叫出聲。

雖然他在實驗室裡只是一名小組長,但卻有幸獨立負責一個子專案,而且專案的課題還非常新穎高階——一種敏感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主要是應用到高效能感測器身上的。

只不過,遺憾的是,這個子專案的實驗路線大部分都是丁傳賢院士設計的,到現在為止,他都還在按照這些路線進行嘗試,距離成功一直遙遙無期。

因此,張空的內心一直都是焦躁的。

說起來,所謂的敏感功能陶瓷,在機電一體化用的感測器和微動作執行機構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這年來,我國在這方面也有比較大的進步。

但是,在一些關鍵的高效能感測器上,就比如說超級對撞機的陣列式檢測器,那上面的感測器,與國外的同類產品就有非常大的差距,整體來說,技術水平還急待提高。

因此,這才有了國家對這一型別材料專案上的持續投入,只不過至今為止,效果都還差強人意而已。

短時間內想要在這方面有大的突破,確實是強人所難,這一點,無論是上面給錢的人還是負責專案的丁院士自己都非常清楚,因此,對於張空,丁院士的要求其實並不高。

能夠按部就班地把不可能的路線給排除了就好,至於接下來還能夠做到哪一步——三分歸運氣,七分靠打拼,只能靠不斷地實驗積累和天意了。

材料學的研究往往就是如此,很多時候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研究路線,因此這些專案往往基本上都是用的排除法,一點一點的透過實驗將某種可能的路線給排除掉,最終,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取得成果,其實誰也不知道,這就要看運氣了。

這一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樣的。

排除的可能性越多,距離成功就越近,這也是為什麼說材料研究是一門要看積累的基礎科學,就是因為如此。

還好即便是這些‘排除法’實驗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東邊不亮西邊亮,說不定稀裡糊塗就搞出了對其他專案有幫助的材料呢!

這種事情往往還是大機率發生的,因此研究人員也不是都在做無用功。

只不過,這一點,對所有有志於在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都不甘心!

張空就是如此。

努力了大半年,最終的結果卻是讓他暫停實驗,接下來,很有可能專案就黃了,這怎能不讓他怨氣十足。

“我們的實驗進度本來就非常頭疼了,現在還要讓我們暫停,憑什麼啊!丁院士只不過去了一趟京城,怎麼回來就宣佈這樣的訊息……”

“是啊,上面到底是什麼意思嘛!腦子被驢踢了?”對此,同事李曉峰也非常無語,隨後有點沒底氣道,“該不會是上面看我們的專案進度非常緩慢,打算把我們的專案給停了吧!”

“應該不會吧!”張空的心底其實也沒底,畢竟實驗專案突然宣佈停止的事件已經發生了不只一件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