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7章 增程汽車,劍指特斯拉

像是三電系統,直接購買其他企業的,那很容易,沒什麼研發成本。

但星逸汽車要全棧自研,這成本就高了。

別說一百億了,兩百億都只能聽個響!

除了魔都的200億無息貸款之外,星逸科技集團還要再投入200億!

全棧自研,所有核心技術從頭研發,並且做到業內頂流,400億能做起來就很不錯了。

若是不夠,就只能繼續燒。

沒辦法,全棧自研和全棧採購,完全是兩個概念。

實際上,在20122015年,新能源汽車想要做大,不全棧自研都難。

畢竟特斯拉和比亞迪這兩位領頭羊都還在摸索,整個行業都是從零開始。

王逸不自己全棧研發,想要購買第三方的零部件直接用,都難。

眼下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就特斯拉拿得出手,已經推出了model S,但輔助駕駛還沒上。

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首代輔助駕駛Autopilot&nodel s。

不過特斯拉的首代輔助駕駛相應的硬體,都是採購的第三方供應商,然後加以整合。

因此首代輔助駕駛水平很一般,甚至可以說很雞肋。

等到兩年後,Autopilot 2.0推出,採用全自研硬體,那才有點看頭,算是為FSD(完全自動駕駛)奠定了基礎。

目前連特斯拉都要採購第三方硬體,進行整合,只能說大家都是半瓶子醋,都差得很遠。

哪怕那些專業的新能源供應商,也很差勁。

正是供應商不給力,特斯拉不得不開啟全自研硬體的道路,去打造Autopilot 2.0。

同樣,星逸汽車也面臨這樣的問題。

供應商不給力,行業剛起步,想要走得遠,只能全面自研。

即便是特斯拉都是這樣的路子。

更何況王逸的作風本就是重自研,輕買辦。

不想過度依賴於第三方供應商,從而被輕易拿捏,甚至卡脖子。

就像前世的比亞迪,和其他車企一樣,很多元器件都是採購的博世等專業的供應商。

結果博世心太黑,本就賣的貴,還以仗著行業壟斷地位,動不動卡脖子漲價。

對此,其他企業只能聽之任之,沒辦法拒絕,漲價再多都得買。

但比亞迪不同,直接公佈了自研的方案,完全可以放棄博世,自研替代。

這可把博世嚇尿了。

就比亞迪的體量,一旦自研,那博世將會直接失去一個超級大客戶,銷量都要暴跌很多。

更主要的,比亞迪自研後可不是隻給自己用,還會同步賣給其他車企,而價格甚至只有博世的一半。

如此一來,博世不僅失去了比亞迪這個超級大客戶,博世的其他客戶也都得被比亞迪搶走,那博世都得損失慘重。

對此,博世立即跪了,果斷取消對比亞迪的漲價,只求大哥穩住,別掀桌子……

類似的事情在科技圈和汽車圈,都非常常見。

無法自研,國外巨頭只會拿著你當大冤種大肥羊,無限收割。

但只要能自研,那你就是爹,國外巨頭恨不得成本價賣給你,只求別自產。

只能說還是全棧自研有前途!

見王逸到來,整個星逸汽車的高層都很興奮。

自從2012年星逸汽車專案啟動開始,近兩年的時間,這還是王逸第一次來這邊視察。

這種看上去對於造車不太重視的姿態,不但沒有讓星逸汽車團隊消極怠工,反而更加激勵了團隊的研發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