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事多磨。
只要威盛願意賣基帶業務,那就好商量。
甚至基帶業務不賣也無所謂,只要願意轉讓手中的CDMA基礎專利,那就足夠了。
這才是王逸最需要的。
其他專利不想交專利費,還可以繞開。
但這些CDMA基礎專利,是誰也繞不開的型別。
只要有了這些CDMA基礎專利,王逸就有了和高通互卡脖子的資格。
有陳傳清談了兩天,做好了鋪墊。
王逸明天去了,只要價碼到位,應該就能直接拿下。
至於對方所圖,王逸覺得,大機率是尋求合作。
比如代理權。
畢竟當下威盛的處境不太好,急著找出路。
原本的威盛風光無限。
尤其是晶片組業務,巔峰時期,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超過50%。
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使用的都是威盛電子生產的晶片組。
可以說,九幾年的威盛,壓根沒有對手。
還收購了帝國的PC晶片公司,開始生產電腦CPU。
但可惜,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威盛如此輝煌的業績,英特爾不是一般地眼熱,果斷開始起訴威盛。
從1999年開始,英特爾就在多國對威盛發起專利訴訟,起訴威盛侵犯自家多項專利。
威盛也不敢示弱,迅速發起反訴訟。
這一場專利訴訟戰,一直持續了多年,互有勝負。
直到2003年,雙方和解告終。
但可惜,這幾年的時間,英特爾家大業大,憑藉恐怖的資本底蘊,影響有限,反而不斷做大。
反觀威盛,在最輝煌的時候,被起訴,導致信譽下降,客戶瘋狂退單。
威盛晶片組的市場份額,也從巔峰的70%,一路降到20%。
晶片組業務的挫敗,沒有打敗威盛王老闆,反而開啟了瘋狂擴張。
威盛集團的業務,除了威盛電子的晶片組,還多了宏達(HTC)、全達、建達、多普達、威紅、威漢等30餘家企業。
從晶片設計,到PC、手機、平板生產、製造、銷售、代理……應有盡有!
業務範圍之廣,讓英特爾和蘋果看了,都直搖頭。
但可惜,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
00年後,半導體行業進入高階階段,開始比技術,比專利。
不是九幾年,誰成本低,誰就有市場的時代。
於是,威盛集團的業務不斷受挫,連年虧損。
只剩下HTC獨領風騷,在2011年達到巔峰,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0%,成為蘋果三星的競爭對手。
沒有任何意外,蘋果又開始了起訴。
像09年蘋果起訴魅族一樣,10年蘋果在全球範圍內,開始起訴HTC專利侵權。
這就導致2011年的HTC,看似輝煌,實則已經開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