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章 星逸手機問世,意外驚喜!

宋思凝點點頭:“老闆,充電器,充電頭,耳機,都問題不大,代工廠都有高品質產品方案,我們收購一個工廠,直接生產就是。但是藍芽耳機費點時間,估計無法與手機一起上市。”

王逸並不在意:“沒事,藍芽耳機若是來不及,可以先做出樣品,先發布,搞預售!還有智慧手環,也可以搞預售!”

耳機、充電器、充電線、移動電源等配件,都不需要星逸科技自己花費時間研發。

相反,直接收購一個品質突出的專業工廠,把工廠的專業產品換個外觀,換上星逸科技的品牌,就是了。

哪怕是蘋果的配件,也是找代工廠代工。

沒辦法,手機涉及的東西太多了,根本做不到面面俱到,親力親為,大都是供應商方案整合。

像是蘋果、華為,能做到核心的處理器、系統自研,就很不錯了。

畢竟絕大多數的品牌,都是純供應商方案整合+代工。

再過兩年,很多國產手機連研發、設計,都不自己做了,反而直接找OEM工廠貼牌。

比如某些大品牌的中端機型,直接找聞泰買設計,聞泰代工生產,最後貼上自己的品牌,一部XX品牌的新機就生產出來了。

從研發設計到代工生產,全部都是代工廠搞定。

這也是為何過幾年,不同品牌的手機都長得差不多,像極了孿生兄弟。

都是一個代工廠研發設計+代工的,都是公模造出來的,能不一樣?

“啊?搞預售?這樣也行?”宋思凝有些意外。

“這有什麼?小米手機八月份釋出,十月份才上市。咱們的藍芽耳機,手環,充電寶之類的,十二月先發布,一月、二月再上市都沒問題。”

“好的,老闆。”

宋思凝還是年輕,沒見過預研三年,沒見過樣機都沒做出來,PPT釋出會就提前開了……

部分國產品牌的下限,就是沒有下限。

星逸藍芽耳機發布之後,兩個月內上市,都是正常節奏。

只能說,全靠同行襯托。

王逸繼續道:“另外,再讓設計部設計一些好看的手機殼、皮質保護套,再收個配件工廠,進行生產,還有鋼化膜等周邊配件,也一併生產了。”

這些東西,女孩子都喜歡,男孩子也離不開。

手機剛買了前幾個月,都是鐵扇公主,寶貝的緊。幾個月後,才會變成牛夫人。

王逸想得清楚,鋼化膜保護殼這些東西銷量恐怖,利潤驚人。

找代工生產一年出的代工費,都足夠收購幾家工廠了!

何況品牌方的鋼化膜和保護殼價格更貴,利潤更高,銷量上去,也能來錢如潮。

2011年的鋼化膜剛起步沒幾年,還是很貴的。

淘寶買的鋼化膜,都要1040塊,路邊貼得2050塊。

蘋果專賣店的iPhone4鋼化膜,要168!

至於成本,低品質的一塊錢,高品質的也就兩三塊錢。

妥妥的暴利。

保護殼賣的更貴,利潤更大。

品牌方賣這些配件,利潤率比起手機都恐怖的多。

尤其是美柚的那些女性使用者,更會不斷剁手。

一部3000塊的手機,她們能買三四百塊的周邊配件!

去美柚店裡看衣服,看到出新的保護殼,只要夠好看,哪怕賣99,她們都不會猶豫!

若是再弄些聯名,賣199,都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