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星逸科技是個小企業,但凡王逸沒多少能耐,星逸影片早就死於百度的封殺之下了!
這能是誤會?
百度就是這種處事風格,動不動就封殺打壓。
前世的高德地圖,被百度封殺打壓得很是沒脾氣。
還有四維圖新,被百度地圖竊取了大量底層地圖資料,不得不維權起訴。
結果百度敗訴後,一直用各種手段拖著,一直拖到7年後終審敗訴,需要支付四維圖新6000多萬……
被侵權那麼多年,拖了七年,才只需要支付6000多萬……
哪怕最終四維圖新勝訴,都損失慘重。
如今也就是王逸有實力,讓百度真的疼了,才會低頭。
否則百度哪裡會低頭?道歉?
開玩笑!
這一點王逸心裡清楚,自然不會被曲鑫的笑裡藏刀所麻痺。
曲鑫呵呵一笑:“王董,這事都是愛奇藝那邊的人瞎搗鼓的,我和李董絕沒有這個意思。這次來,就是帶著誠意來的!”
“是嗎?”王逸淡淡一笑,也懶得計較:“什麼誠意?”
曲鑫笑說:“王董,您35.5億收購的高德地圖,我們百度願意45.5億買回來,這就是我們的誠意!”
多給你10億,誠意夠了吧?
還不見好就收,拿錢和談!
曲鑫胸有成竹。
他覺得十億的價碼,王逸絕對拒絕不了。
王逸卻是無語至極:“收購高德……抱歉,不賣!”
別說45.5億,就算是55.5億,都不賣啊!
高德作為底層地圖資料服務商,可是星逸科技O2O戰略佈局的核心基礎,星逸科技要做大,就離不開底層地圖服務。
不只星逸科技離不開底層地圖,BAT也離不開,哪裡能賣?
至於說O2O(線上到線下或線下到線上)太低階了,不做O2O……
這更不現實。
當下的網際網路風口就是O2O。
今後崛起的美團、餓了麼、滴滴、大眾點評、去哪兒、同城、飛豬、鏈家、淘菜菜、貝殼等等,都是O2O。
這一波黃金風口,BAT都要瘋狂投資,O2O圈地,王逸同樣不能放過。
至於大資料,雲端計算,AI等風口,是高大上,但短期內無限燒錢,沒有產出。
阿里從2009年開始做阿里雲,每年投入一二十億,等到2015年後才開始飛速擴張,2018年才徹底起飛,2022年才首次實現盈利!
沒錯,十三年的時間,阿里燒了二三百億,才實現盈利!
王逸現在開始做雲端計算,也需要燒兩百多億,也需要七八年才能起飛!
可這七八年,星逸科技也得發展,也得賺錢,那就得靠其他業務和O2O了。
前世的百度,之所以潰敗,就是All in難以盈利的AI,而能盈利的O2O卻全線潰敗。
阿里熬了十年,終於等到阿里云云計算大爆發。
可AI水太深,百度熬了十年,百度的AI也沒迎來大爆發。
結果就導致百度AI沒足夠產出,其他O2O又全面潰敗,不上不下,最終市值只有騰訊、阿里的十分之一。
百度的錯誤,王逸可不會犯。
大資料,雲端計算,AI,都是長線投資,不斷燒錢,200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