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5章 999的無界手機,利潤超過700?

在手機行業,兩個月內穩定結算的,也就星逸科技和蘋果這種利潤可觀的巨頭能夠做到。

其他品牌大都是半年的結算週期,甚至半年以上!

還有的一年,甚至遙遙無期。

至於說小企業?

小企業沒保障不說,搞不好隨時就破產,而且體量太小也意義不大。

因此對於小企業,供應商反而不會賒銷,甚至要求現款預付。

像是當下的小米,體量小,都要預付。

前世,小米成了巨頭,體量大了,也開始週期結算,而且給出45天的超短週期,算是業界良心。

但相對的,小米也會把供應商的利潤壓到最低。

就一句話,結算週期最短,結算穩定,45天肯定能拿到貨款,但是利潤也最低。

即便如此,很多供應商都甘之如飴。

作為供應商,寧可少賺點,也要穩定結算,也要大額訂單。

而小米的45天結算週期,比蘋果都短,體量也大,結算穩定,利潤低點薄利多銷,也有的賺。

總比其他企業,利潤高,但是結算週期長,結算不穩定好得多。

再高的利潤,拿不到貨款也會虧錢,甚至破產。

正是因此,小米都成了很多供應商的白月光,有很多即將破產的企業,都因為小米的大單給盤活。

同樣,小米藉助45天的超短結算週期,拿到最低的價格,壓低成本,主打價效比,銷量井噴,實現良性迴圈。

不過這一次,由於星逸手機的出現,小米沒能發展起來,也就沒了那樣的格局和待遇。

幸好雷布斯和幾個合夥人有錢,墊資也能維持小米手機的研發和生產。

但成本就高了,再加上銷量低了,為了維持利潤,就只能賣高價。

像是小米3,就從前世的1999,直接漲到了2999!

薄利多銷走不通,就只能高利少銷。

而蘋果就是另一條路徑,對於供應鏈60天的結算週期,算是良心,也會給供應商不錯的利潤空間,讓供應商有得賺,而且品質要求比小米高得多。

但凡有一點不合格,小米看在價格低的份上,也就忍了。

而蘋果眼裡含不得沙子,直接驅逐出去,不再使用。

前世,英特爾的4G基帶明顯更便宜,和英特爾合作也符合蘋果打破高通壟斷的利益考量。

但因為英特爾基帶拉胯,訊號不好,最終蘋果還是放棄英特爾基帶,寧可向高通支付了鉅額保護費,也全部切換成高通基帶。

星逸科技對於供應商的態度,和蘋果相似。

也是60天結算週期,穩定結算,讓供應商有一定的利潤,但是品質要求高。

畢竟是旗艦手機,品質含糊不得。

各大供應商有得賺,60天內就結算,超穩定,自然搶著和星逸科技合作。

為了拿下星逸科技的超級大單,甚至主動降價,打價格戰。

因此星逸手機的成本也很低,利潤一直很可觀,60天的結算週期,還不用墊付資金。

這時,朱長林拿著幾部手機走了進來:“董事長,第一批無界1代量產機下線了,您看看。”

王逸接過量產的無界1代,一番體驗,很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