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笑說:“小時達全面上線餓了麼和抖音,從此,購物必須出門,必須去商超,必須自己採購,必須排隊結賬,必須自己運回來的時代,徹底終結!”
“今後大家不管是想要購買零食飲料,還是生鮮百貨,甚至藥品、五金等等,都可以抖音、餓了麼下單,非高峰期半小時左右送貨上門,高峰期一小時內送貨上門!”
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眾人興奮不已。
小時達,不僅是王逸前世最喜歡的功能,也是年輕人最喜歡的功能。
這代年輕人,能省事,絕不費事!
部分中老年群體,也很喜歡小時達。
另一部分中老年群體之所以牴觸這些便利服務,究其原因,一來是不會用,不會點外賣,不會用小時達。
人們對於自己不會的東西,往往傾向於徹底否定……
二來,藉此埋汰年輕人“懶”。
他們那代人年輕的時候,為了買個東西,要走十幾裡山路,一個多小時去鎮上購買,還要等五天一個大集,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罪。
再看現在年輕人吃飯有外賣,購物有小時達,一鍵下單,在家躺著玩,半個多小時就送上門了,簡直太滋潤了。
再和自己年輕時候受的苦相比,心裡肯定不平衡。
自然會說年輕人什麼都網購,太懶了,甚至是垮掉的一代……
十年前,大家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
現在,又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
十年後,還會說00後是垮掉的一代……
實際上,只是80後,90後,00後的玩法升級了,產業全面升級,生活方式也全面升級,根本不用像老一輩那樣受苦受累又效率超低。
但經歷不同,見識不同,就導致老一輩覺得年輕人不能吃苦,垮掉了……
年輕人就覺得老一輩格局打不開,生活條件好了,還要沒苦硬吃……
雙方求同存異,互不干涉,那還算和睦。
但明明道不同,還要干預彼此,就會導致關係惡化,甚至親情破裂,矛盾突出……
或許最好的結局方式,就是距離產生美,各自安好。
只是過去,很多年輕人不會做飯,也懶得去超市採購,想要獨立生活,都有難度。
而外賣和小時達的出現,給了年輕人‘離家出走’和‘自立門戶’的底氣和方便。
只要有一份工作,有穩定收入,吃飯點外賣,購物小時達,再也不用在家‘受父母的氣’。
王逸清楚,這將是未來的常態。
哪怕在一個城市,很多年輕人工作了,都不想和父母一起住。
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差得太大了。
單是依託年輕人,外賣和小時達都有無比輝煌的前途,比團購還輝煌的前途。
連阿里總部的傑克馬,都目光深邃起來:
“小時達,有點意思,還有餓了麼外賣,感覺也不錯,我們阿里要不要也佈局一下?”
副總裁卻是果斷反駁:“不太好吧,董事長,這玩意投資太大了,需要養的騎手太多了,根本不賺錢!”
其他高層也紛紛開口:
“是啊,董事長。去年餓了麼那麼高的營收,利潤卻寥寥無幾,甚至差點賠錢。沒辦法,九成九的利潤都讓騎手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