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明年年中我們月產30萬片晶圓,再加上深市的兩個十萬片晶圓的大型晶圓廠,兩年後月產能高達50萬片晶圓。若是再建幾個晶圓廠,那月產能超過80萬片!”
朱長林面色銳變:“月產80萬片晶圓,什麼概念?每個月可以生產4.8億顆晶片,一年將近57.6億顆晶片!即便是代工,也用不了這麼多吧?”
王逸卻是笑了:“月產80萬片晶圓就用不了了?”
“老朱,你格局小了。”
“太小了!”
“未來,就算月產100萬片晶圓,甚至150萬片晶圓,都不夠用啊!”
王逸可是清楚,半導體行業的未來會有多輝煌,尤其是成熟工藝和高階工藝。
月產八十萬片晶圓,自家用那算是多了,但是做代工的話,未來完全不夠。
當下臺積電月產能超過百萬片晶圓,未來更會達到數百萬片!
沒錯,就是這麼恐怖!
“長林,儘管佈局就是。咱們自己用不了,就去做代工,去搶臺積電、三星、英特爾、聯電、格芯的訂單,大量給第三方企業做代工,完全不成問題。”
“能搶的過嗎?”朱長林還是有些不自信。
王逸笑說:“當然,肯定搶得過!”
“可是半導體市場就那麼大,我們搶下那麼多份額,那其他半導體巨頭都得……”朱長林瞠目結舌。
王逸點點頭:“沒錯,一旦我們搶下那麼多市場份額,其他半導體巨頭很多會被我們乾死!”
朱長林心神駭然:“!!!”
只感到那麼的不可思議。
原本的半導體小白,能成長起來就不錯了,還能幹死老牌半導體巨頭?
還能幹死大多數老牌半導體巨頭?
這可能嗎?
不是朱長林沒信心,這實在是顛覆了他的認知。
王逸平靜開口:“老朱,記住一條鐵律!”
“任何行業,只要國產突破了,只要國產入局了,那其他巨頭就只有集體破產的份!”
這話夠霸道,但屢試不爽。
任何高精尖行業,過去都被歐米巨頭壟斷,價格高上天。
可一旦國產突破,量大管飽,瞬間白菜價,歐米巨頭都得破產。
也正是國產的存在,才能把很多高階產品的價格打下來!
核磁共振儀如此,晶片行業也是如此。
十年後,晶片大戰。
歐米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各種封鎖,把我們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結果回頭一看,14奈米以下的晶片訂單,大部分都被內地拿下。
內地給的代工價格比臺積電還便宜,甚至是臺積電的60%!
這種白菜價,讓臺積電都無力招架。
臺積電大量失去14奈米,28奈米,40奈米,60奈米的訂單,只能靠著7奈米以及更高階的晶片代工繼續賺錢。
但可惜,7奈米以上的晶片訂單,註定只佔一小部分。
相反14奈米及以下的晶片才是主流,才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結果就是一番制裁猛如虎,內地不僅突破了7奈米晶片,還搶下了14奈米及以下的大多數晶片訂單。
這樣發展下去,用不了幾年,臺積電都得損失慘重,三星、英特爾都得苟延殘喘。
至於聯電、格芯、高塔等其他全球前十的半導體巨頭,高階工藝做不了,中低端工藝競爭不過,只能集體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