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4章 半導體革新,星逸班!

學校教的東西,工作用不上。

工作需要的東西,學校教不了。

這是時代難題。

文科領域也就罷了,雖然管理學的核心,根本不在書本上。

會計學的精髓,更是藏在提籃橋。

但百八十年前的西方經濟學理論,現在多少還能用,還能拿著繼續忽悠。

而理工科完全不同,落後一代就得重新學習,更別說落後那麼多代,落後幾十年了。

實際上不只是半導體,還有AI等新興領域,都是如此。

目前國內教的AI相關理論,也都是上古AI,早已落後當下AI行業好多年。

沒辦法,那些老教授他們上學的時候,也沒學過AI,那時候都沒人工智慧演算法,沒智慧駕駛等領域,教授們自己都沒學過AI,自己都不會,拿什麼教學生?

也正是因此,十年後deepseek等AI巨頭的員工,平均年齡都很年輕,都是年輕人。

這些人要麼是國外留學回來,從國外學習到先進體系,要麼就是國內學了點上古AI,工作後自學成才。

包括半導體等其他領域也是如此,很多知名教授的講義,能夠十幾年不更新!

有些人2014年講的講義,依舊是2004年的講義!

哪怕這十年間,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行行業業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某些老講授們的講義依舊能夠做到一成不變。

還有的是核心不變,略微更改一點,加上幾個較新的案例。

相當於十年前的純淨水貼上了新的標籤,繼續賣給新的學生。

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能學到什麼先進知識?

王逸可不覺得。

還有半導體,也是如此。

別說14奈米工藝,10奈米工藝,連90奈米工藝,那些知名半導體教授都沒怎麼接觸過,都沒學過,都不懂,還怎麼教給學生?

沒辦法,他們接觸過的都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教給學生的也是上個世紀的體系。

學生畢業了,也根本用不上。

進了半導體大廠,也得從學徒開始,跟著師傅逐步學習。

師傅負責還好,能指點一番,一兩年的時間也能獨當一面。

若是師傅不負責任,那這個名校半導體博士,碩士,也難有大成就。

當然,那些學習能力超強,又努力愛拼,富有創造性的人才,還是有希望出頭的。

但那些只知道死記硬背的‘書呆子型學霸’,就難了。

可以說,985名校最大的作用,不是培養半導體、AI等專業人才,而是篩選出學習能力強的學霸!

沒錯,更關鍵的是篩選。

高效率篩選出那些學習能力超強的天才!

而篩選的關鍵指標,就是學歷,準確說第一學歷。

那種能從小鎮考上重點本科的學霸,可能是死記硬背型學霸,但能考上清北的理科學霸,學習能力都超強!

哪怕沒學習過最新的半導體、AI理論,只要一接觸,普通人一年多才能上手的新技術,他們三個月就能上手。

這種人就是星逸科技優先錄取的存在。

至於本科普通,後續靠著毅力奮鬥到985本科,清北碩博的人,坦白說,學習能力未必是多強,只是有毅力而已。

畢竟但凡學習能力超強,哪怕玩著學,高考也能考的很好,第一學歷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