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通晶片漲到1400,甚至更貴,賣一部國產手機賺的錢,還不如高通一顆晶片賺的錢多。”
“同樣,未來的三星A屏壟斷高階螢幕市場,也會漲到上千元,他們賺的錢,也比手機廠商賺得多。”
“而我們這些手機廠商,就是幫三星、高通賺錢的打工仔。”
眾人面色都陰沉下來,卻不得不承認,這很有可能。
高通、三星壟斷高階元器件,就掌握了定價權!
王逸繼續道:
“如果國內企業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擺脫打工仔的身份,想要多盈利,想要把利潤都留在國內,留給國產企業,那就得全面突破!像星逸科技一樣,實現晶片自研,甚至晶片自產,從而讓晶片的利潤保留在國產。”
“還要像三星一樣,實現高階螢幕突破,將螢幕的大幾百塊利潤,都留在國內。”
“還有鏡頭模組等等,想要多賺錢,都得一一突破。”
眾人紛紛點頭,的確應該這樣!
“只有實現全面國產突破,全面替代歐美日韓巨頭,那才能將利潤留在國內,才能擺脫給外國巨頭打工仔的身份,才能停止幫他們賺錢,變成幫我們自己賺錢。”
王逸繼續道:“那麼問題來了,一旦我們國產突破,全面取代國際巨頭的元器件,將利潤留在國內,那麼高通、三星、索尼等國際巨頭,利潤就少了,收益就少了,甚至有些巨頭就會破產。”
“道理很簡單,蛋糕是有限,我們吃的越多,他們失去的越多,最終餓死,破產。”
“這一點,歐美日韓都接受不了。”
“為此,他們會發起科技戰,全面封鎖我們,打壓我們,遏制我們崛起。”
“讓我們繼續做他們的打工仔,繼續給他們賺錢,幫他們打工。”
“為此,他們會用各種手段打壓我們。”
“比如某晶片公司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出卓越的手機晶片,由臺積電大量代工。該公司的晶片效能超越高通,價格比高通、三星還便宜一些。從而搶下了高通、三星的大量客戶和訂單,賺得盆滿缽滿。”
“而高通、三星訂單量和利潤雙雙銳減,損失慘重。”
“這讓高通很是憤怒,開始出手打壓該晶片公司!”
“但正當的商業競爭,他們不是對手,又會如何做?”
現場一位教授開口:
“正面競爭打不過,他們會用特殊手段。”
“沒錯,這就是對方典型的套路,屢試不爽。
調查一段時間,就會用莫須有的罪名,封殺該國產晶片企業,限制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企業為他們代工!”
“沒了代工,該國產晶片巨頭研發的晶片再強大,也沒法量產,那就徹底完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現場氣氛有些壓抑,眾人陷入一片沉默。
可也有人質疑:
“他們會這麼亂來嗎?還有臺積電、三星會聽嗎?”
王逸笑了:“他們會不會亂來,我想大家都清楚。這樣的事情,可是一直在發生。”
“至於臺積電、三星會不會聽?那是肯定的。哪怕是臺積電也用了美帝的大量核心技術,若是敢不聽,他們能把臺積電一起制裁。至於三星,更不用說,大股東都是美帝財團。”
眾人紛紛點頭,王逸繼續道:“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突破封鎖。該企業奮發圖強,把所有其他業務賺的錢,都投入到了晶片生產工藝研發,投建晶圓廠,購買裝置……”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該晶片公司實現了高階晶片自產。”
“即便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都不給代工,但是該晶片公司可以自研自產!”
現場眾人都笑了,恍然大悟:“這個某企業不是別人,正是星逸科技啊!”
“是啊,也只有星逸科技實現了28奈米工藝,能夠量產28奈米晶片,否則根本扛不住這種封殺!”
“沒錯,星逸半導體實現28奈米晶片自研自產,28奈米的封測技術都突破了,想要封殺都難。”
王逸卻是嘆了口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