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行?”庫克有些懷疑人生。
星逸科技的操作也太騷了吧?
客服部主管點點頭:“可以的,而且很多使用者也需要那兩大年會員,原價360,300給他們,一般也不會鬧。”
庫克眉頭微皺:“總有一些人,不需要兩大年會員吧?或者只是需要一個?”
客服主管嘆了口氣:“不需要的,還可以250元賣給其他人,加價300的套餐,賣出去回本250,就虧五十,同樣也不會鬧。”
庫克沉默了:“……”
隨即笑了起來:“王逸啊王逸,你可真行,玩了一手變相降價,不僅你們的銷量上去了,還讓我們的銷量漲不動,使用者還不鬧。厲害,真厲害!我都佩服你了!”
副總裁也是神色複雜:“王逸這人,做事還是那麼地滴水不漏,不可思議,真不可思議。不過變相降價,他們也得少賺300元了。”
庫克卻是擺了擺手:“這可未必。哪怕降價300,現在的xphone 1比剛上市的時候,更賺錢了。”
無他,截止當下,xphone 1的BOM成本,比起第一批已經降低了40%左右。
xphone 1加上研發,營銷,渠道等費用的總成本,也從之前的1500,降到了1000。
哪怕直降300,利潤都比最初多了200。
這就是產業鏈後期的價格優勢。
前世的雷布斯,就是靠著這一規律賺得盆滿缽滿。
最初成本高利潤少的時候,少出貨,飢餓營銷。
後來元器件成本降低了,總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潤高了,再瘋狂出貨,大賺特賺!
何況對於王逸來說,只要能乾死iPhone 4s,xphone 1少賺一點,都沒什麼。
而且那些需要星逸影片年會員和星逸音樂年會員的使用者,還會繼續花錢開,或者直接購買會員套餐。
可以說,這一波降價,對星逸科技損失不大,但對蘋果就不好說了。
畢竟他們可是真金白銀地降價!
更主要的,還有銷量和營收的暴跌,導致蘋果股價和市值雙雙暴跌。
這一影響自然更加嚴重。
客服主管話鋒一轉:“董事長,那我們夏國的客戶,怎麼回覆?最近一週或者半月4988購買iPhone 4s的使用者,要不要給他們退500差價?”
“退差價?”庫克冷冷一笑:“不退,這個先河不能開,一旦開了,後續都得退,那就麻煩了。”
“可是他們鬧,維權……”
“隨便他們折騰去吧,你又不是第一天加入蘋果,蘋果只做我們想做的產品,不可能向使用者妥協!”
“是!”下屬應道,神色有些複雜。
毫無疑問,蘋果這邊雪上加霜,而星逸科技這邊,卻是雙喜臨門。
22號,王逸接到央視孟臺長的電話:
“王董,經過我們磋商,原則上願意與星逸科技達成戰略合作,但具體的細節,還需要您過來,咱們仔細談一下。”
“這沒問題,咱們離著也近。”
“那要不就明天上午?”
“好。”王逸應下。
星逸電視下半年蓄勢待發,OTT牌照問題提前解決,也能有備無患。
第二天,王逸來到央廣總檯,見到幾位高層: